返回

钢铁先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56重大缺陷 (4/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要领悟并熟练运用这一比例,绝非一蹴而就之事,它需要无数次的实践经验积累,以及反复不断的尝试与摸索。

    紧接着,便是木臂本身的建造工程。或许许多人并不知晓,直接从树上采伐下来的木材,在制成家具或是用于其他用途之前,必须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处理工序。

    否则,原始的绿色木材极易遭受各种虫子的侵蚀,进而开始腐朽变质。因此,必须通过诸如在阳光下晾晒,或是采用蒸煮等多种精细工艺,将木材中的水分去除干净。而且,整个过程必须小心翼翼,确保木材不会发生弯曲或变形。

    通常在制作投石机的臂架时,由于在广袤的野外,极难寻觅到符合所需高度的白蜡树或乌木树,所以需要先对多个较小的木块进行上述处理,而后运用精湛的技艺,将它们巧妙地粘合、拧紧并固定在一起,从而拼接成更长的臂架。

    这无疑带来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怎样才能将多个木块天衣无缝地连接在一起,确保在投石机运作时,承受巨大力量冲击的它们不会轻易断裂呢?

    为此,人们需要运用诸多精妙的技术,比如使用特制的胶水、坚固的钉子以及结实的绳子等。

    即便在成功克服了手臂构造这一难关之后,后续仍有诸多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制作将吊索稳固固定在手臂上的钩子,以及设计精准可靠的释放装置。

    承载石头的吊索,必须以精确无误的角度连接到钩销机构之上,如此一来,在装载石块时,它能够稳稳地固定在相应位置;而一旦触发释放,又能顺畅无阻地滑落。

    在电影的艺术呈现中,常常会跳过这一复杂且关键的部分,为了营造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往往会安排某人(通常是主角)以极具戏剧性的方式挥动手中的剑,砍断绳索来实现投石机的发射。

    然而,在现实世界里,这种场景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绳子在当时是极为珍贵且价格不菲的物资,即便是最为富有的帝国,也绝不可能如此挥霍浪费。

    最后,还需要设计一种精巧的机制,以便在臂架装载时,能够将绞盘牢固地固定在相应位置。

    这意味着,即便在装载过程中暂时松开绞盘,它也不会因为配重自身的重力而下落展开,而是借助某种巧妙的机制,始终保持在既定位置。

    除了这些相对较小且容易被忽视的障碍之外,亚历山大敏锐地意识到,若要成功运用投石机,必须跨越上述四大关键障碍。

    事实上,他已然展开尝试,试图规避其中的部分难题。

    例如,倘若需要打造坚固无比的框架和臂架,他设想可以用钢铁来替代木材。亚历山大甚至满怀信心地认为,他能够借助巨型水磨产生的强大动力,驱动巨大的锤子,将金属捶打成形,从而锻造出所需的巨型部件。

    然而,新的问题却如影随形般接踵而至,这便是重量问题。钢的密度约为木材的八倍之多,尽管亚历山大坚信,凭借钢这种更为坚固的材料特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部件的尺寸,但这种减小终究存在着极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