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钢铁先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45签订协议 上 (4/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汇,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含义。

    它意味着,只要对这些土地进行妥善的耕种与悉心的照料,一个家庭便能够轻松地生产出,等同于20亩优质标准土地所产出的粮食数量。

    这一表述,是在代表团成员们的强烈要求下,于谈判的最后一刻才添加进去的。

    毕竟,他们内心深处着实担忧,亚历山大或许会试图采用一些手段来欺骗他们,从而将一堆毫无实际价值的荒地分配给他们。

    不难想象,那些统治着这些地区的贵族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必然会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在土地质量的问题上进行虚假陈述,故意抬高土地的实际价值。

    其目的便是为了尽可能少地将土地割让给当地人,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反之,当地人也极有可能会因为对土地质量的不满,而错误地谴责这些土地质量低劣,进而指责亚历山大存在欺骗行为。

    有鉴于此,亚历山大经过深思熟虑,最终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即取平均值。

    他通过对过去十年左右各个地区的农作物平均产量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深入分析,从而得出了这一结论。

    由于每一位贵族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农田产出的一部分作为税款上缴,而账目上又完美且详尽地记录了缴纳税款的具体金额,以及贵族所拥有的土地面积。

    基于这些详实的数据,亚历山大通过一系列复杂而精确的计算,最终得出了这一相对公平合理的结果。

    或许有人会问,这样的计算过程是否繁琐又耗时?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然而,得益于那些商人家庭良好的记账习惯,这些账目保存得极为完好——字迹清晰,易于阅读,且记录内容详尽无比。

    亚历山大在仔细翻阅这些文件的时候,心中不禁暗自思忖,或许应该雇佣几位经验丰富的会计师,将他们带往赞赞,因为从他们身上,必定能够学到许多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尽管那些簿记员们已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由于土地交易本身的性质极为复杂,且涉及的环节众多,耗时漫长,亚历山大依旧无法做到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详尽无遗的说明。

    毕竟,为了能够给梅茨蒂尔准备一份堪称最优惠的交易方案,亚历山大每日都需要投入十二到十四个小时的时间,去处理诸多繁杂的其他事务。

    因此,当酋长提出关于土地中一个小池塘的问题时,亚历山大略作思索后,便慷慨地将旁边的一条河流也一并划给了他们。

    毕竟,在他看来,一百亩的土地,除非是那种极度干旱、毫无生机的彻底沙漠,否则要从中种出二十亩粮食,应当是不存在太大问题的。

    而且,即使在缴纳完相应的税款之后,一个家庭通常只需要12至15亩的土地,便足以维持自身的生计。

    故而,亚历山大坚信,20亩的优质耕地,对于这些土著家庭而言,已然足够,他们凭借这些土地所获得的收入,足以让他们过上如同熟练工匠般的中产阶级生活。

    当然,这100亩的巨额土地拨款,并不会毫无限制地分配给所有迁入该土地的当地人。

    据估算,他们的总人数已然超过了五十万之多。

    尽管亚历山大向来以慷慨著称,但他绝非是一个失去理智之人。

    倘若真的将如此大规模的土地,毫无节制地分配给如此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