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铁匠和木匠的数量之所以是“两个”,而非“一个”,并非是因为此地繁荣,而是得益于侯爵家族在周边地区拥有庞大的武器制造中心,其影响力甚至延伸到了这里。
也只有那些更为偏远的小村庄,在各方面条件上或许比这里更差。因为它们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生活所需都极度匮乏,当地的居民常常需要长途跋涉来到这里,才能获取到他们生活所需的工具和服务。
但即便如此,想要实现这看似简单的需求,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因为连接城镇与村庄的所谓“道路”,根本无法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道路。在一年之中,竟有一半的时间无法正常通行——无论是在冬季,厚厚的积雪覆盖其上,使得道路难觅踪迹;还是在雨季,倾盆而下的雨水与融化的雪水混合在一起,将原本泥泞的道路变成了一片粘糊糊的泥泞混合物,行人与车辆皆难以通行。
事实上,正因为如此,在每年的秋收时节,对于农民们来说,就如同一场紧张激烈的竞赛。他们不仅要争分夺秒地收割庄稼,还要在冬雪降临之前,以最快的速度将收获的庄稼运往这里的市场。
倘若他们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不仅意味着他们无法通过售卖庄稼换取过冬所必需的关键物资,更意味着他们今年的税款将会被记录为未缴纳。
秋季,向来也是税吏上门收税的时节。因为在这个季节,农民们的年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秋收,手中所拥有的现金也是一年中最多的时候。
而那些漏缴税款的人,他们的下场简直不堪设想。遭受殴打与缴纳罚款,都只能算是相对较轻的惩罚。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的土地会被无情没收,家人可能会被卖为奴隶,甚至有时还会面临死刑的残酷判决。
所有这些阻碍因素,使得雅努斯勋爵的封地成为了最贫穷的封地之一。不仅在侯爵家臣所拥有的众多封地中是如此,或许在整个岛屿的范围内,它的贫穷程度都堪称名列前茅。
但话说回来,亚历山大在经过一番认真深入的思考之后,发现这一切似乎又都在情理之中。
由于雅努斯勋爵成为领主的时间并不长,获得这片封地的时间同样短暂。因此,他所得到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其他贵族挑选之后剩下的、不受欢迎的部分。这些土地,几乎无法产生任何具有实际价值的生产性产出。
毕竟,如果那是一块肥沃富饶、极具开发潜力的好土地,早在他之前,就早已被那些眼光敏锐的贵族们捷足先登,占据殆尽了。
而且,雅努斯勋爵并不像亚历山大那样,是一个来自另一个世界、充满奇思妙想的幻想家。他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往往遵循着传统与惯例。所以,在面对诸多问题时,他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大多也是前人所尝试过的,鲜少有创新之举。
例如,这位老人从未想过要对道路进行改善。因为在他看来,无论天气是冰雹肆虐、大雨倾盆,还是雪花纷飞,他依然能够顺利地收到税款。
受苦的是那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百姓,而他作为领主的利益底线,却并未受到实质性的影响。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会愿意花费巨额的资金,去做一件他认为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实际好处的事情呢?
更不用说,他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承担这些极其昂贵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除此之外,在《锡巴西斯》这本著作中,有一句说法实在是大错特错,那便是:“有钱才会修路。”
由此可见,尽管秉持着重商主义的西巴西斯认识到了道路对于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但商人们那种根深蒂固的“利润至上”的本性,使得他们在面对投资这些公共事业时,表现得极为谨慎与保守。
他们无法预见这些投资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