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国生存指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三章 也不知道算不算成功了 (3/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等一个多小时后,火焰的颜色又开始改变,慢慢从暗红色向橘红色转化,又渐渐亮了起来,应该是温度在进一步提升,而原野蒙好头脸,靠近观察了一下,再加上脑补,判断铁因自重已经沉入炉底,熔点较低的杂质已经开始分离上浮,便命令暂停鼓风,自己取了大铁勺来,快速从熔炉中间的取渣口开始往外掏渣。

    掏渣完毕后,他又命人从高处再往里投入新的黑铁砂、木炭和少量石灰,并输送新鲜空气,进行新一轮熔炼。

    如此反复不停,炉内的温度也越来越高,火焰最后成了金黄色,在白日中都隐隐不可见了,而这时已经到了第三天,熔炉终于表面开裂,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种原始的粘泥炉是一次性的,每炼一次你就要重新捏一个。

    原野这会儿已经双眼通红,赶紧命人停止鼓风,又等了几个小时让熔炉温度降下来,然后就让人包得严严实实冲上去把熔炉敲碎,把未燃烧完的木炭扒走。

    过程很轻松,原本近半米厚的炉壁,烧了三天已经只有十几厘米厚了,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清理完,原地只剩下一大块满是空洞的“海绵铁”。

    整个冶炼过程,说白了就是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被木炭燃烧时生成的一氧化碳夺走了氧,变成二氧化碳排入大气,那四氧化三铁之类没了氧自然就只剩了铁,只是炉内温度不够,远远没有达到1500度,这些铁没能完全融化成液体,一直处在半固体状态,只是烧没了其中的大部分杂质,最后就成了表面拥有许多洞的海绵状。

    或者说,成了一坨品质很差的铁钢混合物。

    原野仔细看了看这一大坨“海绵铁”,命人趁热将它敲碎,推入水池降温,然后根据颜色分类——大部分是劣质生铁,需要再用人力捶打去除杂质才能勉强使用,小部分则是纯铁,然后是一点点纯铁和一氧化碳反应后意外产生的低温碳素钢,也就是“玉钢”。

    这结果,不好说,说不好,原野看着这一地乱七八糟的铁和钢,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成功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