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足够自给自足了。
钱的事暂时也不用操心,且婆婆管着那么大个生产队,指定不可能连个活都没有,让他们一家子饿死。
她一点头,这折腾了好几回的事总算是尘埃落地,再不会有啥变故。
而当天晚上牛翠兰,又默默坐在书桌前翻出已经糊口的信,唉声叹气的重新拆开。
年后,那改了又改的家书,总算是寄往了香江。
老牛家没往外寄信时成天眼巴巴等着,好不容易总算办妥老太太交代的事,心里头也没有轻松多少,总想着信和外汇留存啥时候到,又想着那边能不能收到。
一来一去得费半个多月呢,这年头邮政局掉信可太正常了,都没处说理去。
老牛家担心的事都没发生,邮递员往邮箱里投递信件的时候,老姚头已经眼巴巴的在边上等着了。
完全不是偶然。
打从一份月乖孙去面试后,老姚头一天要翻八百次楼下的邮箱。
今儿信箱里多了两封东西,老姚头有预感跟大孙子有关系,拿了屁颠颠赶紧回家。
饭点呢,牛桂枝做的橄榄瘦肉汤,擦擦手接过第一封信还兴高采烈的说分配好学校了,再瞧第二封已经开始要要穿鞋出门。
家里来信了,汇款单也到了,牛桂枝奔着立刻把消息告诉亲妈去的。
得亏这地儿交通工具也多。
人还瞅见了摩托车。
亲妈坐过,还当睡前故事说给姚家旺说过。
牛桂枝等巴士的时候瞅着几个小年轻骑着飞驰,觉得颇为时尚。
两边差距挺大,人平日里也得竖起耳朵多听着。
比如这边摩托车叫电单车,汽油叫电油,冰箱叫雪柜,收个工资叫出粮。
人争分夺秒抓紧着融入,身边停了辆小汽车都没发现,直到车窗摇下来才回了神。
牛桂枝开口的时候,硬生生把白同志改为了白先生,这边都这么叫。
这会人已经换乘过,差不多还有几站就能到小洋房。
白家老五示意人上车。
之前老太太回家料理事的那两天,他听亲妈叨叨人怎么还不回来听得起老茧子,以至于特意派了人跟着去帮了忙,好叫那老太太早点完事早点返工。
那老太叫‘徐春娇’,他记得死死的,但这闺女叫什么忘了。
人问得很坦然,“你叫什么?”
牛桂枝下意识说:“我没叫啊?”
白老五顿了顿,爽朗的笑出声。
后知后觉的牛桂枝却也是淡定的加了一句,“牛桂枝,桂花的桂,枝的枝。”
白老五颔首。
牛桂枝绑好安全带就等着坐顺风车去见妈。
白老五却忽然解了安全带下了车,坐上车后亮了亮一张五百块的港币,说:“捡的。”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