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年代海岛恶婆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7章 行行出状元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白老太天天高兴着,心宽就长肉

    加上被徐春娇一唠嗑就爱四处溜达的习惯传染,哪怕不出门,就楼上楼下溜达个几回都比以往运动量大…

    最显著的改变就是胃口好了些,每一顿都乐意多吃小半碗饭呢。

    徐春娇自我定位特别清晰,该买菜就拎着菜篮子出门。

    有一说一,搁老家贫困偏远的地儿,这会还有吃不起猪油或者花生油,拿煤油炒菜的呢。

    人也是到香江以后才发现内地运到这儿的蔬菜还有标准。

    比如老太太爱买胡萝卜,因为这玩意和土豆,地瓜叶一样农药和化肥都得打少。

    搁老家只要是个萝卜就能吃,到了香江以后头一回发现有芯的胡萝卜不达标…

    再比如姜,只有农民种来自己吃以及往香江运的没有农药。

    无公害蔬菜对徐春娇吸引力不大,她走时收走了地里一批时令蔬菜。

    那是真真一点农药都没打过,只浇过农家宝。

    而且老太就爱吃荤,馋肉,对青菜没多大执念。

    也不知道是不是来香江的时间短还没找着真正的宝,以至于到现在还没有一样东西能被徐春娇被收纳进空间里。

    老太太还往外拿东西了呢。

    有时候该轮着人做饭了,又碰上有想吃的菜就假模假样的提着菜篮子到市场溜达一圈,再往外拿食材。

    人来之前出了一趟海,那九节虾一出海面立刻就进了空间里,保鲜程度就跟刚出水立刻下锅一样。

    纯纯海虾连虾线都不用去。

    小老太这几年就没亏待过嘴,会吃还会做

    偶尔做搁干锅蒸大虾,葱姜垫底,一点点黄酒,撒一点点盐,活虾一丢盖子一盖,中火焗四五分钟,好吃得旁边死个人都顾不上。

    香江好些鱼都是养殖的,比如马友,泥猛,黄花。

    野生的多来自台山,湛江,海岛还有西市,但运输到目的地口感也得打个对折。

    饶是竞争对手性质的做饭大姐,平日里防着徐春娇同时都得来一句‘那老太太确实能耐,买的菜还要更新鲜一点'

    更别提白老太。

    老白家人口也多,在香江光是姓白的就有好几个。

    甭管亲疏远近,谁来小洋楼都得真心实意的夸一句白老太气色好,钱花得值当。

    这一片小洋房常年住着就那么些人,谁家动静大点都知道。

    等老白家有个好阿姨的事儿往外传的时候,徐春娇被人挖墙角的消息也就传进了白老太耳朵里。

    不是别人,还是之前帮着出头的牌搭子。

    人还没找着满意的,顺着味摸到老白家,打起徐春娇的注意。

    白老太心寒,啥都是假的,但住家阿姨带来的好处那可是实打实的。

    好不容易过几天顺心日子,还叫不叫人活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