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只俺颔首同意道:“正如殿下所说,这次留给鞑靼王廷的机会已然不多。”
这时,朱尚炳面对着这两人,在空中重重挥动了几下拳头。
“那就传令辽东都司,立即出兵东北方向,确保彻底控制辽东。”
提到此提议时,朱尚炳满脸笑容,精神振奋。
“你们不总是说,每次给九边运输补给都非常费劲吗?而且尽管辽东地方每年只能种植一轮稻谷,但是那里的土地十分肥沃。所以,我们不如趁这个机会,占领辽东全境。”
“既断绝了这些恼人的鞑靼王廷逃亡之路,也为未来九个边疆地区的粮草供应找到了更便利的来源。”
“当地民众,女真部落,无论是在北山、海西、还是野外或建州地区。”
阿卜只俺一一列举出了辽东各势力,并补充:“只要把这些地方清理干净,整个辽东,差不多就可以平稳归附朝廷统治之下,由朝廷委派官员管理了。”
流官体制显然是增强朝廷集权的有效工具。
官员的定期调动,有效避免了地方势力根深蒂固的现象。
特别是对偏远边疆民族,这种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今辽东的情形,类似于大明在云南和贵州施行的政治模式。
朝廷仅派遣少量军队,驻守于辽东都指挥使司至定州右卫北侧广阔的地区。
更多的兵力,则集中部署在辽东都指挥使司及其周边。
至于辽东的大部分土地,则是以朝贡或附属的形式存在。
这里的女真等部落皆臣服于大明,尊其为天朝大国。
大明未直接投资大量资金或人力资源,便赢得了大片土地的名义主权。
当辽东各部族有需求时,便开放市场进行双边贸易。
朱高炽默默抬头,轻声说道:“今晨收到的消息显示,我父亲率领东路大军正在前往斡难河的路上。他们的目标是封锁东部,阻止鞑靼人逃入辽东。”
说完后,他眼神淡淡掠过朱允熥的脸庞,然后再次低垂下头,双臂环抱着前面的水泥柱子。
朱允熥眨着眼睛,沉思片刻后才说:“假如鞑靼的王庭真的意图前往辽东,那我们就应该允许他们通过斡难河一侧,进入辽东。”
朱尚炳颔首附和。
这番话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随后他的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我知道你们想什么。”
看到这一幕,朱允熥也微笑着回应道:“既然如此,何不说出来,让我们知道你是怎么理解我们打算的呢?”
阿卜只俺同样露出微笑。
自从归降以来,他已经逐渐适应,并了解到身边这些皇室宗亲的性格特点。
在他看来,在朱允熥这位太孙殿下未来的蓝图里,将视朱高炽为治国良才,秦世子为领军高手。
不过,关于秦世子是否能够理解这些治理策略。
阿卜只俺还是保留着一些疑问态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