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很显然,蓝玉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
但每一次来到这里,他都会被这壮观情形所震撼。
“这里共储存了200门新型火炮及1万发炮弹。全是由工部最新工艺制成,应在战场上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蓝玉虽然勇猛,但也很难想象,当这些高科技武器投入到战场上时,会发生什么。
这一刻,蓝玉只能发出一声叹息。
朱桂在他身边小声说道:“还有两个类似的仓库。为了保证安全,我们还在太原建立了三个仓库。”
“一共是1200门新式火炮?”
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数字,从张苑博口中说出来。
他眼睛瞪得极大,试图通过脑补,1200门火炮火力全开时的画面。
“共有6万枚备用弹药,定能让塞外那些狗东西尝尝苦头。”
蓝玉言语之间尽是杀气,开战之心显露无遗。
朱允熥转头望向石伟毅。
虽然对工部近两年来的动向有所了解,但他仍未料到,会有如此多数量的火炮在此囤积。
石伟毅脸上掠过一丝踌躇。
接着,他靠近朱允熥低声道:“考虑到边界绵长,若在各处分设造械所必然耗散人力物力,故选择集中在太原城建造,而为何能迅速聚集如此庞大的钱财……”
石伟毅忽然有些尴尬。
朱允熥淡笑:“除了改进生产流程以外,肯定还有其他特别措施吧?”
石伟毅轻轻点头:“不过是增加一些人手,一起铸造火炮而已……”
尽管言辞委婉,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背后少不了叛贼和倭国奴隶的劳力。
只要有足够的原材料支持,加上先进技术,以及不受约束使用劳动力条件,便几乎没有什么目标无法实现。
消灭敌国后,根除其族群的做法,终究不宜公诸于世。
朱允熥看着身旁火炮,面带笑容。
“这些都是400斤左右的大炮,朝廷现在有钱有人,做起事情来自然是事半功倍。”
在场的人心照不宣。
对于这千余门火炮的具体来源,避而不谈,而是纷纷赞叹大明如今一派繁荣景象。
离开库房后,朱允熥望向周围官员。
“出兵关外,讨伐鞑靼。朝廷的军事行动大致分为两路,一是通过大同,另一路则经由宣府,根据此次大明目标,我们必须双管齐下,这些火炮中的一半,将被调往宣府,由燕王接收。”
听到命令,几位负责军需转运的官员,恭敬抱拳应声。
太孙所在之地,一切皆听他决断。
这条规则,早就定下了。
自从朱允熥踏进大同城,整座城就他最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