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6章 建立制药厂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上圣明,国家有此祥瑞,是我等臣子之福。”

    太医院的众人也连忙附和着。

    朱元璋看了看加速滴落的大蒜素,不禁咂了咂嘴。

    他略显无奈地说:“如果不是有些顾虑,这么好的东西,真该一刻不停地送出去,早日到那些生病的百姓手里。”

    朱允熥闻言,眉头一扬,随即上前,恭敬地抱拳行礼:“爷爷,孙儿斗胆建议,朝廷应建立大蒜素药厂。”

    “就在应天府内制造此药,让京师地区的百姓都能受益于祥瑞,消除疾患。”

    建立制药厂的想法,正是朱允熥在这刻萌生的。

    看着朱元璋见证大蒜素提取时的那份喜悦,他才有了这个念头。

    不管大蒜素的固化何时能够实现,推广大蒜素都是迟早的事,不如现在就开始规划布局,以免将来措手不及。

    朱元璋听了这话,笑容渐渐收敛,目光转向朱允熥,继而静静地望向旁边大蒜素蒸馏器。

    “要在应天府里造这药,福泽百姓吗?”

    朱元璋喃喃自语,眼睑微颤,手重重地拍在案桌上,沉声宣布:“成,你现在正参与朝政,回头直接去户部要银两,再找工部和将作监的人选地督建吧。”

    见到朱元璋如此爽快地答应,朱允熥的喜悦溢于言表,连忙道:“孙子代表京师百姓,感谢皇爷爷洪恩。”

    朱元璋眉眼一挑,挥手闲适地说:“咱从一步步走到现在,百姓的艰辛自然清楚。在应天府生产这东西,我也安心,况且能利益百姓,咱有何不乐意的呢?”

    对于这份突如其来的喜讯,应景辉心里是满满的欢喜。

    他当即领着太医院的人俯身行礼:“皇上英明,广布仁政,福泽四方,民心所向啊。”

    朱元璋心中同样欢喜不已,可为百姓多办点实事,即便不被称颂为仁政,他也乐意至极。

    此时,朱允熥走上前。

    在朱元璋疑惑的眼神中,他再度开口:“爷爷既然答应建药厂,还请爷爷赐予厂名。”

    “厂名……”

    朱元璋眉毛轻轻一挑,环视周围的太医,轻笑出声:“这主意是你出的,不如你自己想个名字,爷爷回头帮你题字。”

    此时此刻,朱允熥心中已有了个大胆的念头。

    他想让这个厂名成为一个起点,流传后世。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建立药厂,提炼大蒜素,这是爷爷仁政的体现,让百姓受益,彰显大明皇室的恩泽。我觉得,不如将这药厂命名为……”

    “圣天制药厂。”

    “圣天制药厂?”

    朱元璋皱起的眉头稍稍舒展开,眉梢轻轻颤动了两下。

    他怎么也没料到,朱允熥会脱口而出这样一个简单,甚至有些通俗的制药厂名。

    然而,为何这名字听来竟让他觉得格外合适?

    “是的,爷爷,就是圣天制药厂。”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