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章 太子离京、吕氏抄写经文,朱允炆不得出东宫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 “嗯。”

    在朱允熥的恭送下,朱标缓缓离开。

    正当此时,行至殿门口的朱标,清楚地听见身后传来朱元璋的声音。

    只见朱元璋面向朱允熥,冷冷地说道:“此乃最后一次,绝不会有下一次,你知道吗?”

    朱元璋的话在耳边回响,朱允熥默默转头望向中极殿的大门。

    只见朱标已摇头走远。

    他想起了上次,在乾清宫那个晚上,陪着朱元璋吃冷食,随后的谈话内容。

    不由自主地,朱允熥眉头一皱,转回头后视线若有似无地落在之前刘建安放入酒壶旁的红漆木箱上。

    想到最有可能的情况,朱允熥的眼角不禁跳动起来。

    就在他抬头看向朱元璋时,迎上了朱元璋那双明亮似乎能洞察所有人内心的眸子。

    朱元璋干笑了两声,道:“话都说清楚了,你现在也长大成人,道理也都明白了。”

    朱允熥点头行礼:“孙儿明白。”

    自从从绿溪后街匆匆赶回,本想通过国子监章彬查明前因后果,却不想被朱元璋中途叫停。

    朱元璋随即命朱标即刻离京,又让太子妃吕氏在东宫抄写经文祈福,还禁止了朱允炆出宫。

    这一切,都是在敲山震虎。

    正如朱元璋所言,这是最后一次。

    而今看来,西安门外的事十有八九是吕氏在背后操纵。

    他真怀疑,吕氏是否真有那样的心智,能洞察朱元璋今日布局的深意。

    原本,朱允熥打算借章彬之力彻底查清此事,待证据确凿时一举扳倒幕后黑手,扫清隐患。

    朱允熥望向朱元璋,心里明白,朱元璋顾念起了骨肉亲情。

    也许,今天让他参与政事,除却之前提到的原因,更多的是为了安抚他。

    朱元璋望着陷入沉思的皇孙,摆摆手笑道:“你爹要去关中帮你二叔了,宫里就缺个帮手,你得给咱顶上。”

    朱允熥躬身抱拳,低头说:“能让爷爷减轻负担,是孙儿该尽的孝道。”

    孙子的纯孝仁德让朱元璋十分欣慰,笑着拍了拍朱允熥,“往后你就跟咱上朝,先多看多学,退朝后再陪咱审阅奏折。”

    “当年你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开始跟着咱处理这些了。”

    一听审阅奏折,朱允熥的眉头不自觉皱了皱。

    他脑中浮现出朱标每日不是埋首奏折就是忙于朝政的情景。

    一时间,心里不禁生出几分畏惧。

    他轻声说:“孙儿对国事尚不了解,怎敢草率处理朝廷大臣的奏章。”

    说到这里,他忽地想起了什么。

    据说,后来大明朝的皇帝因不堪承受繁重的朝政,才逐步加大内阁的权力,最终使之成为掌控大明江山的权力中枢。

    他自然不能将皇权旁落内阁,但构建内阁的雏形,提高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