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章 国子监四大才子,为吕师张目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   章彬猛地回过神,愣愣地朝声音来源望去。

    只见三位国子监的同学走了过来,他立即笑逐颜开,站起身迎了上去。

    “各位怎么这才来,该不会是被家里的夫人小妾绊住了脚吧?”

    言语间,章彬眉眼一挑。

    众人会意,不禁相视而笑。

    忽然,其中一人收起笑容,环顾四周,拉过章彬,低声问:“章兄,今日是要定好妙计?”

    章彬目光温柔地转向匆匆而来的三个伙伴。

    这三人同样是国子监的精英学子,邴飞文、罗旭以及祝丞。

    他们四人,在国子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总是形影不离。

    更为难得的是,他们不仅友谊深厚,各自的学业成就也是众人中的佼佼者。

    几年的国子监生涯,让他们赢得了“四大才子”的美誉。

    章彬的目光落在邴飞文身上,语带感慨地说:“我们几个都曾受教于吕先生,今天能在此相聚,理应先向远去的先生表达我们的缅怀与敬意。”

    话音刚落,章彬便拉着大家坐下。

    见章彬提及此事,其他三人会心一笑,默契十足。

    来自蜀地的罗旭手捧茶盏,正襟危坐,邀请其他三位朋友共同举杯。

    “吕先生才高八斗,对我们有着启蒙之恩。没有先生,我们或许还在漂泊。今日聚会,既是为了吕先生的血脉,也是为了共同向先生致敬,干杯。”

    几人齐齐举杯,神情肃穆,向着远方默默致敬后,才一饮而尽。

    来自庐州府的邴飞文,眼神不由自主地飘向不远处的花魁秋香,眼中闪烁着一丝期许。

    收回视线后,他压低声音说道:“关于先生亲人现今的境遇,各位心中应该都有数吧?”

    章彬深深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惆怅:“吕先生啊……先生没有儿子,唯一的女儿进了宫,成了太子妃。先生待我们如亲子,太子妃的……我们怎能坐视不理?”

    这四位的启蒙之师,都是太子妃吕氏的父亲吕本。

    吕本一生致力于儒学研究,在朱元璋还未建立大明王朝时,就已经加入到那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队伍中,担任中书掾史。

    大明建立后,他入朝为官,又通过与皇室联姻,让女儿吕氏嫁给朱标为侧妃。

    然而,洪武十四年,吕本去世。

    三人听到章彬的话,不由得一同叹了口气。

    一直沉默的祝丞开口了:“我们也是刚得到消息,事情真的稳当吗?”

    章彬眼神一闪,迅速扫视四周,确认无异常后,才郑重地对众人说:“消息确实了,黄子澄先生被贬去宣府镇的开平卫。”

    “全是因为现在的淮……三爷,和子澄先生意见不合闹的。”

    邴飞文和罗旭几乎同时伸出双手,一边一个搭上了章彬的胳膊。

    “章彬兄,快给我们细细道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