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朱元璋先前之举,其意昭然若揭。
被抢了先机的吏部尚书詹徽,心头恨得痒痒,只恨差那一步之遥。
他原是揣测,陛下是否有意给皇孙封王。
然皇明祖训早有明文,大明皇家之规,皇子及冠则封亲王,皇孙则为郡王。
此乃铁律,岂能皇子尚健在,皇孙就封了王吧?
殊不知,陛下心中所谋,竟是为朱允熥改封郡国。
詹徽心生怅惘,恰逢此时,朱元璋如其所愿,轻轻一笑,赞曰:“言之有理。”
至此时,一直在旁默默品尝冰沙的朱标,似乎终于吃饱,放下碗勺,抬头环视群臣。
落后常茹一步的詹徽,迫不及待进言:“微臣愚见,若要为允熥郡王择新封地,首推会稽。”
中原郡王,多以古郡命名。
会稽,即今江浙之地,乃大明财税之重镇。
詹徽此番进言,实则另藏玄机。
话说江浙地区,古时称作会稽郡,名声显赫。
但若论及更上一层的尊荣,那便是另一重天了。
吴王之位。
需知,这王爵至今虚席以待,无人问鼎。
朱元璋闻此,却是呵呵一乐,眼角余光扫过仍茫然不觉的朱允熥。
“江南肥沃之地,岂是这小子所能担得起的。”
朱允熥微微俯首,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恭敬行礼。
他直至此刻,仍未揣摩透朱元璋今日这番大动干戈,究竟意欲何为。
詹徽又一次马屁拍空,内心几近崩溃边缘。
而一旁始终沉默的刘三吾,此时已悄然闭目养神。
在他看来,只要皇上不随意册封官职予皇孙,仅仅是宗室封号的话,与他无甚相干。
众人瞩目之下,朱元璋嘴角一扬,缓缓道。
“咱琢磨着,咱立身于世,根基不能忘。一番深思熟虑后,为了宗室的未来,为了天下大局,我倒为这小子觅得了一个绝妙归宿。”
“淮西。”
“列位爱卿意下如何?”
朱元璋目光炯炯,扫视座下群臣,眉宇间藏着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淮西郡。
淮西郡王。
这个称号,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即便是早已决定远离纷争的刘三吾,此刻也不由得重新睁大了眼睛,眸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波澜。
淮西,那片土地承载着大明王朝的龙脉兴起,是祖宗安眠之所。
而今,它更成为了大明帝国的中都重镇,其规模与繁华几乎能与京师应天城媲美。
尤为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