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吃瓜吃到自己的头上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  “正是如此,允熥皇孙往昔在皇族之中,并非显赫,相貌平平,性情内敛沉稳。”

    “然不过数日光景,似脱胎换骨,更有宫闱传言,赞其为麒麟子,更允其请方方先生入宫讲学,恩宠无比,实属罕见。”

    室内众人闻此,皆露钦佩之色。

    又有一人道:“宫廷秘辛,非吾辈所能窥探,但允熥皇孙之变,却恰始于东宫落水之日,黄子澄贬谪宣府镇开平卫之后……”

    “莫非这当中……”

    砰!

    一声钝响,惊破教坊司的宁静。

    紧闭的房门上,赫然留下一道脚印。

    一阵风卷进雅室,引得室内众人错愕相望。

    朱允熥神色肃穆,眉宇间藏着不忿,深邃的眼眸仅仅一瞥,便锁定了那位不过20多岁、身着常服的青年。

    “解缙,身为朝中重臣,竟有胆集众于此,妄论我大明宗室皇孙。”

    朱允熥眼神中透着凌厉与责问,直指室内的诸人。

    特别是坐于上首的那位青年,解缙。

    大明王朝最让人扼腕叹息的肱股之臣。

    洪武二年生的解缙,5岁能诵诗文,10岁熟背千字文,12岁时四书五经已了然于胸,深谙其中精要。

    洪武20年,恰值青春年华,他便在江西布政司乡试中力拔头筹,摘得解元桂冠。

    翌年,戊辰科举再传捷报,一举跃入进士行列,三甲第十,荣耀加身。

    自此,朝廷青眼有加,授职庶吉士,旋即晋升翰林学士,一时风头无两。

    少年英才,早年被誉为神童,及至青年,更是被誉为国之栋梁。

    连历经沧桑、见识过无数英雄豪杰的朱元璋,也对他青睐有加,常伴君侧,甚至有言,待他如亲子般珍视。

    然而,天资聪颖之人,往往性情傲骨,不羁世俗。

    正是这份不屈的个性,最终令解缙一步步走向了命运的悲剧,结局令人唏嘘,生命终止于冰冷雪地之中。

    朱允熥一番严厉责问之后,眼神锐利地锁定了解缙,而后陷入了沉寂。

    屋内,解缙亦是沉默,没有言语。

    只是用淡漠的眼神审视着这位粗鲁闯入者,面上无怒,平静如水。

    相比之下,同室的几人则按捺不住,愤然起身,一一质问道。

    “阁下是谁,难道不知道这为乃翰林学士解大人吗?”

    “你出自何门何户,胆敢如此放肆?若不赔礼道歉,定让你明日吃不了兜着走。”

    “我们身为大明子民,自然有权议论朝堂宗室。若真有不妥之言,你尽可指出。眼下我们并无差池,你若不给个说法……”

    就在这时,一直端坐未动的解缙,轻轻叹了口气,缓缓站了起来。

    只见他整理衣衫,宽大的袖口一挥,双手合十,深深行礼:“微臣,翰林学士解缙,拜见殿下。”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