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方孝孺:我想知道,黄子澄犯的什么事?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允熥的目光落在神色冷漠的方孝孺身上,心中飞速盘算,旋即便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他定是听闻了黄子澄被贬至宣府镇开平卫一事。

    略作思考,朱允熥坦然开口,“先生可是因黄子澄被皇爷爷发配宣府镇之事感到不悦?”

    今日这场雨中求学的戏码,朱允熥图的就是拉拢方孝孺,因此言语间自然直截了当,不玩半点虚的。

    对于方孝孺这种性情中人,虚与委蛇远不及真诚来得有效。

    方孝孺显然没料到朱允熥会如此直接挑明话题,一时有些错愕。

    但他依旧冷哼一声,语气里满是不快:“草民先前不知是殿下驾临,多有失礼,望殿下宽恕。”

    “至于殿下所言,聘请草民为授业师长。草民才疏学浅,难当大任,不敢误导皇族子弟,还请殿下另觅高贤。”

    话音刚落,方孝孺便欲转身返回屋内,态度坚决,不留丝毫转圜余地。

    朱允熥见状,连忙喊道:“方先生,学生恳请先生为大明朝的未来,为天下苍生考虑,进宫执教,传道授业。”

    “至于黄子澄一事,学生愿意为您解答。”

    咦?

    方孝孺的脚步戛然而止,目光穿越院墙的界限,落在那仍在雨幕中矗立的朱允熥身上。

    他之所以驻足,并非出于朱允熥口中的大明江山与苍生福祉,而是纯粹的好奇,为何黄子澄在东宫教书育人,却突遭贬谪至宣府镇。

    宫墙之内,至今未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方孝孺手持油纸伞,面容肃穆地立于院墙后,凝视着朱允熥道:“还望殿下为草民解惑。”

    这,便是老学究的通病。

    正如方孝孺最终为了捍卫心中大明的正统,不惜违抗朱棣,最终被株连十族。

    如此人物,品德之高洁不容置疑。

    但同样,也为那些心怀叵测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比如,此刻的朱允熥。

    方孝孺虽古板不通世故,但作为读书人,且已在士林享有盛名,内心深处必然藏着一份为君王效力、为国家百姓鞠躬尽瘁的宏愿。

    而朱允熥并未急于辩解,反以苦笑望向天空,继而将目光投向紧闭的院门:“方先生,难道是要在这雨中讨论国事吗?”

    闻言,方孝孺面露一丝尴尬,却依旧保持着严肃的神色,未发一语。

    只默默上前,推开院门,迎朱允熥入内。

    待到二人步入前廊之下,方孝孺的脚步一顿,转身面对朱允熥。

    仍是不愿邀他入室啊。

    朱允熥瞥见室内已翻腾多次的茶水,笑道:“方先生的才学,学生早有耳闻,心驰神往。今日意外相遇,便认定必是先生。突发奇想,欲请先生入宫教导。”

    方孝孺面色凝重,让朱允熥进来的意图,并非是想听这些絮叨。

    “殿下可否告知,为何堂堂东宫伴读会突然被贬至偏远的宣府镇呢?”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