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
别看大乾四百余年的征战,让百姓们只是堪堪吃上饭,似乎过的一般化。
实际上其它王朝的百姓,过的也好不到哪去。
反而因为没能上下一条心,动不动都到处造反,搞的战乱频发,民不聊生。
因此文官们上来先发粮食安抚民心的做法,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拥护。
只要给吃的,就是好人。
至于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
如此一来,各方迅速稳固。
新的地方官走马上任,考察民情,对那些欺压百姓之人进行整治。
本来就不熟,下起手来更是凶狠。
一时间,民心扭转,稳如泰山。
有了这个前提,边军继续攻伐便不再有后顾之忧。
虽然版图扩张近一倍,已经是大乾数百年来最快的速度了。
放在从前,最少需要两百年左右才能做到。
不得不说,战阵的提升,对边军来说太重要了。
现在随便拉出来一个大营,都堪比从前七八个大营合力,甚至更猛。
这让廖明许不禁暗自庆幸,幸亏自己是最早得到江林“援助”兵器的大营。
这才能在先前的战斗中,勇往直前,立下无数功劳。
以至于回来后,刚好顶上总兵的空缺。
虽说现在边军扩张,总兵多了很多,但并非每一个参将都有这样的机会。
还有很多参将依然只是参将,未能得到晋升的机会。
而廖明许此前在众多参将中,排名并不靠前。
出征大陈之前,他也才刚刚突破到元武境。
相比之下,许多老牌参将,早已经达到元武境五品,六品的层次。
和他们比,一点优势也没有。
若非江林提供的兵器,让南岭大营猛的不像话,在众多大营中显得格外突出,晋升总兵的好事也轮不到他头上。
现在所有大营的兵器,最低都是上一品。
越强的越强,起跑线重新恢复。
不光廖明许庆幸,方志胜等人也是如此。
他们几个守备,这次也是越了两级,升为参将。
隶属于廖明许麾下,以前可没这样的机会。
再大的功劳,也得一步一步往上爬才行。
对江林,这些武官心中感激。
把他当兄弟,也看作是自己的贵人。
别的总兵不说,反正廖明许给自己麾下的三十个大营都下了同样的命令。
缴获的战利品中,如果有和打铁有关的材料,一律送交军械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