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越看到司马光将矛头对准免役法后。
换了其他人要废除免役法,章越定将他当作大奸大恶之徒,但看见司马光,章越还能说什么。
立朝多年,对司马光的人品,他是非常了解的。
此公的风力极强,个性之固执,甚至不在王安石之下。
一个执拗得如太行磐石,一个刚硬似函谷铁关。
当初王安石执拗,章越可以勉强理解,因为当时新法遭到旧党的攻讦,你在朝堂上面稍稍退让一点,到了地方他们就敢给你退让一大截。
所以王安石面对天下之非,必须固执,倒也无可厚非。
但司马光你……
当然司马光的政治智商依旧很高,高太后下旨拜其为门下侍郎。对于东厅参政,司马光拿出了不屑一顾的姿态,只要你高太后不答允我废除‘保甲法和免役法’的主张,我就不拜相。
这有些姚崇谏唐玄宗十事疏的风格。
你要我当宰相,先答允我十件事情再说。
司马光也是如此,你要我当门下侍郎,先答允我废了保甲法和免役法再说。
司马光此举固然是高风亮节,但完全是用错了地方。
免役法救了多少百姓,但在司马光眼底成了剜肉补疮之法。
他亲见老农捧免役钱涕泗横流:“从此不必卖牛典妻供衙前役了!”
而今在司马光笔下,竟成了残民蠹国之尤。
高太后览司马光辞疏,长叹道:“满朝朱紫,独此老臣不要乌纱。”
高太后遣中使梁惟简赐手诏,令其供职。
手诏上言,嗣君年德未高,吾当同处万务,所赖方正之士赞佐邦国,窃欲与卿商量政事,卿又何辞?再降诏开言路,须卿供职施行。
高太后没有答允司马光废除新法的主张,却答允了司马光开言路这个条件。
换了有的人,还要固执一番。
但这一次司马光接受了门下侍郎的任命。次日竟峨冠博带趋赴东府,顿时朝野哗然。
……
见司马光出任门下侍郎,章越知道旧党重新上台已是无可挽回。
蔡确,章惇还能守几日也不知道。历史上官家死便死了,但如今却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又不知作何感想。
吕公著出任右仆射,司马光出任门下侍郎,已是在朝堂上与新党成了分庭抗争之势。
司马光要废除保甲和免役法之言,更是昭然向天下公告。
想到这一次省试重考,定然是希望读书人利用这个机会在文章大唱‘更化’之道。章越捶胸,若真废了免役法,司马光给他带来的伤害,要比吕惠卿和蔡确加在一起的十倍。难道,难道……真要让司马光走到元祐的老路上吗?
章越拐道江宁再次往半山登门拜访王安石。
哪知抵达半山园时,见到了知江宁府的王安礼,从他口中得知了王安石害了重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