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宰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资治通鉴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三年“数字,不由触动了心弦。

    官家看着满殿新修成的资治通鉴,心中百感交集。

    同时也有一个念头,为何这本资治通鉴修了二十载,司马光早不修,晚不修,非要在这时修成?

    以往官家手持资治通鉴看起,整整看了一个时辰。

    正好章亘替王震来侍直时,官家笑着对章亘道:“来得正好,司马学士的资治通鉴正好修成,卿可看过。”

    司马光在洛阳修书,达官贵人们都知道,文家富家都派人到司马光府上借来一观旁抄下来,所以章亘也是看过。

    章亘道:“臣母素仰温公史笔,曾托人誊抄建隆至开宝年间草稿。”

    “不过……”

    官家看向章直问道:“不过什么?”

    章亘道:“然臣愚见,牛僧孺弃维州之议,实有可商榷处。”

    历史上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要献城投唐,并建议乘机出兵以图大事。当时唐朝与吐蕃有盟约,牛僧孺反对李德裕所议言“中国御戎,守信为上”。

    不过大和四年吐蕃已违约攻唐。此时,唐已可不受盟约拘束。

    但牛僧孺还是做主将延州还给了吐蕃。

    官家听了章亘之言甚喜,熙宁元年时,他命种谔接受绥州党项守将投降,也因此在朝中染起轩然大波。当时司马光也是明确反对的,认为这会令宋朝与党项继续交恶。

    官家赞道:“卿言甚是。”

    官家心底对章亘更喜。

    官家道:“虽微瑕难掩琼琚之华。昔年朕为颖王时,曾以府库藏书尽赐司马君实。此《通鉴》列于户牖之间,较之荀悦《汉纪》更见经纬天地之才。”

    官家想到这里,忽然记起。

    熙宁三年官家欲授司马光枢密使时。

    司马光推辞道,陛下若能罢制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助役等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若陛下不然,臣终不敢受命。

    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合退居西京时,司马光向自己进谏,为天下事,收功愈远而为利愈大。

    言犹在耳,转瞬十五年已过。当年那个鬓角初霜的四十九岁谏臣,如今已是齿摇发落的老叟了。

    “石得一,传旨政事堂。“天子振袖而起,“此书上起三家分晋,下讫五代纷争,非独荀悦《汉纪》可比。着国子监精校刊印,颁行天下州学。司马光晋资政殿学士,赐银绢各千匹、金蹀躞带、玉花骢一乘。其余书局属官,令中书速拟封赏。“

    章亘听了官家御旨,元丰七年时朝廷重新恢复了部分职名,资政殿学士已是参政离任时所带。也就是说一旦司马光回朝,他就是宰执。

    不过官家说了赏赐,却仍没说要不要召司马光回京。看来真要等到他提举崇福宫任满了。

    无论是封父亲章越为节度使,还是加司马光为资政殿学士,这都是如出一辙的权术,官家仍还是要将权柄牢牢把在自己手中。

    ……

    元丰八年正月。

    官家于集英殿大宴群臣。

    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