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宰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进士科与诸科(感谢书友熿裘盟主)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贡举,也有四年一贡举,甚至有五年不贡举的。但近年来已定为两年一贡举。

    郭学究又道:“常科也分两科,进士科与诸科。所谓诸科也就是唐时的明经科,但进士科却一直称谓不便。”

    “进士科论诗赋策论及帖经墨义。但诸科不用诗赋策论,只帖经墨义就好,我就先与你说说诸科吧!”

    所谓贴经就是考书上原文,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给你盖住上句,让你写下句,或盖住上句写下句如此。但常科里不会如此简单,一般是盖住好几个字如此。

    墨义就是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解释出来。常科只考帖经与墨义,说白了就是考你背书的功夫!

    宋朝诸科有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等等。

    章越心想以郭学究言语里的意思,暗示自己靠诸科是再明显不过。而进士科的诗赋策论是要看才学的,且没有统一的标准。

    以寒家子弟而论,没有人传扬你的文章,将你引荐给公卿,往进士科走希望太过渺茫。唯独死记硬背的诸科有较大的希望。

    郭学究问道:“三礼可乎?”

    三礼科就是《礼记》,《周礼》,《仪规》。

    章越摇了摇头道:“太少。”

    郭学究满是欣慰,他方才其实在‘问志’。章越没有为了偷懒去选学究科,也没有不‘尊经’选三史,开元礼,明法等科,这说明此子可以造就。

    郭学究又问道:“三传可乎?”

    三传是《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礼加在一起大约二十万字,但三传仅左传一本就二十万字。

    “还是太少!”章越毫不犹豫。

    郭学究更是高兴:“五经可乎?”

    五经之前他所提毛诗,尚书,礼记,左传,周易五经,孔颍达曾作《五经正义》阐述这五经,然后被确立为官方科举用书,但凡读书人不按照五经正义解释这五经文章,皆被视作歪理邪说。

    尽管弊病许多,但五经正义革除儒学多门、章句繁杂之弊,有了个共同标准。

    章越明白进士科太过飘渺,没有标准答案,上下是考官说得算。他身为寒家子弟底子薄,要想碰一碰运气实在太难,将来成功的机会也小。但常科倒是可以,这里一份努力一份收获,答对答错一目了然。所以郭学究的意思,是期许章越能选五经科的。

    章越想到这里,继续摇头道:“太少。”

    郭学究吃了一惊,疑道:“你要选何科?”

    章越反问:“师兄要选何科?”

    郭学究闻言沉默片刻,这才道:“你师兄他……我教他五岁即读论语,为得是有朝一日能九经科及第。”

    随即郭学究又对章越道:“但九经科乃诸科中最难得,你大可不必强求。”

    正如郭学究所言,诸科之中最难的要属九经科。

    读九经科的考生要读《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仪礼》、《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九经。

    考试内容也是最多,要答帖书一百二十帖,答墨义六十条。

    而唐朝仅次于进士科最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