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初,唐军在平壤完成会师,李勣下令莱州和营州的粮食,改走水路运送,高侃部负责保护粮道。
初三清晨,薛仁贵、契苾何力、程知节、尉迟恭、姜恪、郑仁泰六路大军,对平壤城发起猛烈攻击。
李勣原本想在上元节之前,打下平壤,将捷报送回长安。
不料,平壤守军并未如他预料中的士气低落,围攻十多天,依然没能打下来。
薛仁贵部数次杀上城墙,守军拼死抵抗,一直杀到天黑,也没能夺下城墙,只好撤退。
一月十五,上元节,李勣奔赴前线,在大营召集众将集议,询问战况。
程知节说:“平壤城是一座坚城,城中守军十五万,防守意志顽强,我军攻城器械不足,强攻硬打,想啃下这块硬骨头,并不容易!”
郑仁泰道:“明日我亲自率领敢死营,攻打东门,若不能破城,愿献上人头!”
李勣忙安抚道:“郑将军,我知你是待罪之身,立功心切,不过眼下我军已占据优势,不必过于焦急,且从长计议。”
尉迟恭道:“不错,高句丽人只是强撑最后一口气罢了,这口气散了,城池必破!”
李勣问:“依尉迟将军之见,高句丽人的这口气,要多久才会散?”
尉迟恭想了想,道:“从这几日攻城情况来看,应该要一个月左右吧。”
“契苾将军,您以为呢?”李勣又问。
契苾何力道:“依老夫之见,应该用谋。”
此话一出,尉迟恭和程知节都忍不住笑了。
契苾何力瞪眼道:“你们笑什么?”
这也难怪,契苾何力原本是个悍将,每次与人交战时,只会强攻硬打,从不费脑子。
“用谋”这两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来,就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滑稽感,令人发笑。
李勣却知道,是因为安市城的意外陷落,让契苾何力意识到谋略的好处,这才一改往日风格。
“契苾将军有何好计?”他问。
契苾何力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想办法让他们丧失斗志。”
尉迟恭忍不住道:“你这不是废话,关键是怎么让他们丧失斗志!”
契苾何力哼了一声:“你这么能,你来想个办法?”
李勣怕二人吵起来,又朝姜恪问:“姜将军有什么办法吗?”
姜恪道:“不如利用高福男,让他代表唐军入城,劝说高句丽人投降,就算不能成功,至少能让他们内讧。”
李勣点点头,最后看向薛仁贵。
“薛将军,你的意见呢?”
薛仁贵道:“我同意姜将军的意见,不过我有个比高福男更好的人选!”
程知节问:“谁?”
“泉男生。”
程知节皱眉道:“那不是还要派人去劝降泉男生?”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