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原来越多。
最终,国家肯定支撑不起这么庞大的军事支出,被军队给拖垮。
李治今天这场会议,就是要进行新的尝试。
将这些府兵转化为募兵的同时,削减地方府兵。
只要不断转换,那么府兵迟早都会变成募兵,到时没有府兵,再取消府兵制度,也就顺理成章。
当李治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后,李勣等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明白了皇帝改革兵制的想法。
对他们这些老将来说,轻易改变旧制,内心都会产生一股抵抗情绪。
在他们看来,眼下唐军兵锋猛锐,士气高昂,这时候突然更改兵制,完全没必要。
历朝历代,都是某一个兵制出现重大问题,难以为继,这才改进更好的办法。
可李治却在国家军力强盛时更改兵制,这让他们都非常不解。
可话又说回来,这几年来,皇帝的各种决策基本上都是正确的,而且看的比所有人长远。
就说打倭国这件事,从结果来看,收获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不仅得了一大座海岛,还用倭国赔偿,补足了战争的投入,可以说只赚不亏。
正因如此,连一向老成持重的李勣,此时也不敢轻易提出反对意见,只问道:“陛下,若是将府兵慢慢都转化为募兵,朝廷财政方面,恐怕会多出一笔支出。”
李治道:“你们可以这样算,无论府兵还是募兵,在编的兵员数量不变,又不用浪费时间换防。”
“也就是说,将那些浪费的民力节约下来,他们都会投入生产之中,那么国家生产力,反而是提高的。”
几人面面相觑,一时都不大听得明白。
尉迟恭道:“陛下,可府兵不用咱们给俸禄,募兵却要朝廷提供军饷,这么算的话,朝廷还是要多花钱啊!”
李治道:“不错,朝廷确实多花了钱,可募兵与府兵不同,无法为全家免税,那些钱又通过赋税,交了上来。”
尉迟恭道:“也就是说,相当于将他们免去的税收,又以俸禄的名义发下去?”
李治道:“不错。”
尉迟恭直言道:“陛下,如此似乎有些多此一举,而且”
他还有句话没说,府兵免除赋税的话,就算遇到贪官,榨取百姓,也影响不到他们。
可如果是募兵的话,贪官层层克扣,募兵的军饷可能减少,百姓的赋税可能增加,只会导致生活变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