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时节,长安城内已是一片大地回暖的气象。
然而千里之外的东海之上,却依然疾风怒号,令人很难相信,现在已到了初春时节。
大海上风浪滚滚,货船非常颠簸。
船内商客都老老实实待在船舱之中,期盼着这段旅途尽快结束。
这是一艘运送茶叶和丝绸的大货船,另外也载一些商客。
赵持满便是商客之一。
不过他与别人不同,并未待在船舱,而是站在甲板之上,迎风而立,显得非常悠闲轻松。
上次他前往倭国时,天气比现在恶劣的多,他都扛了下来,故而这点小风小浪,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这时,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从侧舷走了过来,与赵持满并肩而立。
“这位郎君,应该不是去隼州做买卖的吧。”
这位中年男子,正是这艘货船的船主。
赵持满侧头看了他一眼,道:“阁下何以见得?”
货船主微笑道:“我们这种走南闯北的商人,没什么别的本事,就是招子比别人亮一些。郎君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赵持满道:“那你猜我是什么人?”
货船主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笑道:“郎君身体强健,定有武艺在身,谈吐不凡,必是饱学之士。在下一开始以为你是一位前往隼州上任的官员。”
赵持满目光微闪,道:“那你现在不这么认为了吗?”
货船主哈哈一笑,道:“因为我突然瞧出,郎君身边那位小郎君,其实是一位娘子,若是官员,怎会带家眷前往隼州那种地方。”
赵持满心中一惊,赶忙转移话题道:“隼州不好吗?”
货船主露出一丝怪异的笑容,道:“好不好,不是我说了算,而是朝廷说了算,您想想,朝廷都将隼州当做流放之地,能是一处好地方吗?”
赵持满问:“那你为何还要去隼州行商呢?”
货船主笑道:“就因为不好,一般的商人不敢去,我这种胆大不怕死之人,才能多赚点棺材本。”
赵持满道:“听阁下的意思,前往隼州有危险?”
“你知道我们现在是去哪个方向吗?”船主反问。
赵持满讶道:“难道不是朝隼州进发?”
船主摇头道:“若是直接前往隼州,很可能遇到倭贼,运气不好,一船人都得死。”
赵持满道:“真有这么乱吗?”
船主缓缓道:“那帮倭人被咱们唐军打败之后,内讧起来,不少倭人活不下去,便铤而走险,成为海盗,专门劫夺商船。直接走隼州,很可能遇到他们这些亡命之徒。”
赵持满道:“那我们现在是去哪?”
船主笑道:“耽州。”
耽州就是耽罗,已经被大唐划分为州县,从耽罗前往倭国,相当于绕了一段远路。
赵持满道:“从耽州走,要安全一些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