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信命人将那名官员请进来,询问熊津港情况。
那官员道:“大王放心,唐人已答应出手相助,正领兵前往光州。”
扶余全哼了一声,道:“没有唐军,我一样能打下光州。”
福信微笑道:“有唐人帮忙,总还是更稳一些,再等几日无妨。”
那官员道:“对了,大王,大唐皇帝还派来一名使节,欲嘉奖我百济君臣。”
福信哈哈一笑,道:“看来皇帝陛下对咱们很满意啊,赶紧请唐使进来。”
不一会,唐使来到营中,取出一份明黄色的卷轴,朗声道:“扶余福信接旨。”
扶余福信愣了一下,他从未去过长安,一时不知该如何接旨。
黑齿常之赶忙提醒道:“大王,要跪下听旨。”一边说着,一边跪在唐使跟前。
扶余全道:“堂堂百济王,岂可跪人?”
福信心知眼下还没到跟大唐翻脸的时候,忙道:“不可胡言。我们百济是大唐属国,理应跪下听封。”
快步出列,跪下听旨。
随着唐使宣读李治旨意,福信几人脸色都变得非常难看。
大唐皇帝只嘉奖了两个人:扶余福信和黑齿常之。
两人都被授予了大唐伯爵。
严格来说,这并不奇怪。
站在大唐皇帝的角度,福信能够一路势如破竹,都是黑齿常之带兵的功劳。
然而福信还是觉得不舒服。
如今百济局势,早已和当初不同,他才是百济之王。
大唐皇帝却将他手下一名将领,跟他一起嘉奖,爵位也一样,这对他来说是一种羞辱。
黑齿常之跟他正相反,心中很受鼓舞。
他觉得大唐皇帝才是一位公正的帝王,能够看到谁才是真正有功之人,不像福信,得势后忘了旧人,重用降奴。
当唐使宣读完之后,黑齿常之大声道:“外臣黑齿常之,拜谢皇帝陛下!”
其他几人都没有做声,所以他这一嗓子显得格外刺耳。
黑齿常之忽有所感,转头一看,却见福信阴冷冷的望着他,眼中充满杀机。
福信很快收敛表情,微笑着谢了恩,又请唐使下去休息。
“黑齿将军,你也累了,就在营中休息吧。”
当黑齿常之离开王帐后,便发现自己被软禁了。
亲卫队把他带到一个偏僻的营帐内,又把守在外面,不让他随意出去。
次日一大清早,便有人来传达福信命令,他辅国将军的职位被罢免,被任命为光州郡将。
然而光州都没打下来,这就是个虚职。
黑齿常之心中一片悲凉,知道自己已经完了,这条命只怕都保不住了。
如此又过三日,帐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