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唐军将百济人转移去莱州。
张副将没有理会他们。
于是扶余福信派人将前往熊津港的所有道路,全部设卡,不准百济流民过来,想逼他们同意。
张副将手下兵少,不敢擅作主张,只好向营州汇报此事。
结果营州一直没有回消息。
姜恪听了后,沉思了一阵,吩咐道:“立刻派人,驱逐那几个关卡的士兵。”
张副将大声领命,当即率领军队,将各地关卡清除,有百济兵想要反抗,唐军直接斩杀,绝不容情。
姜恪此时也不急着去光州了,驻扎在熊津港训练士卒。
数日之后,便有百济官员过来,为设卡的事道歉,只说是一场误会。
扶余福信敢设卡,就是见熊津港兵少,胆子才变大了,也想试探一下唐人的态度和底线。
如今姜恪率领一万唐军返回,将他们伸过界的爪子全部斩了,他心中恼怒的同时,也被震慑住了。
眼下,还需要唐人帮忙对付义慈,他琢磨着等统一百济后,再慢慢驱逐唐人的势力不迟,这才派人来道歉。
姜恪也没有刁难,便道:“既是误会就好,我们并未强行掠走百济百姓,是他们活不下去了,想去大唐避难,我们才给予方便。福信将军若是连这都阻止,就太不像话了。”
那官员陪笑道:“将军说的极是,都是下面的人领会错了意思,我家大王最是爱民如子,怎会阻拦他们求活路呢。”
姜恪道:“还有事吗?”
百济官员笑道:“不瞒姜将军,我家大王得知将军率领唐军回来,那是喜出望外,手舞足蹈呢。”
姜恪道:“这是为何?”
百济官员叹道:“只因那义慈困兽犹斗,死守光州,我军久攻不破,大王正因此烦恼。还请姜将军率领大唐天军,帮我们攻打光州。”
姜恪抬手道:“你放心,我这次率军回熊津,就是奉朝廷之命,相助贵国!”
官员大喜,道:“那就太好了。”
姜恪道:“不仅如此,陛下还派来使节,准备嘉奖贵国君臣。不知福信将军,现在在哪里?”
官员忙道:“我家大王率领援军,也正朝着光州进发。”
姜恪道:“很好,你可先带我唐使,前往光州面见福信将军,当众宣读陛下嘉奖令,本人率领军队,随后赶到!”
百济官员欣喜道:“有皇帝陛下嘉奖,我军士气一定大振。”
姜恪从手下中挑选出一名参军,将皇帝嘉奖旨意交给他,让他担任使节,和百济官员一起前往光州。
却说福信率领主力大军,一路朝着光州进发,很快来到光州城外六十里驻扎,距离黑齿常之的营帐,只有十里。
黑齿常之得知消息后,赶忙率领手下将领,前往福信大营拜见。
进入军营之后,却见一女子在营门后等候,正是金燕。
金燕朝黑齿常之招了招手,便转身走开了。
黑齿常之朝手下吩咐几句,追了上去,来到营内一处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