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不少。”
李治摸了摸下巴,道:“那依你之意,眼下怎么扶持金燕为好?”
王及善道:“臣想向陛下一道旨意,将金燕的地位,提高到福信之上!”
“这样就行了?”
王及善连声道:“以咱们在百济的威望,只要陛下明确支持金燕,福信手下应该会有很大一部分官员,投靠到金燕麾下。”
李治道:“支持金燕倒无妨,朕只是担心,咱们前脚刚支持金燕,后脚福信就派人将她软禁。”
王及善笑道:“陛下,百济人不是请咱们帮忙打光州吗?”
李治看了他一眼,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可以借这个机会,派兵前往光州,表面打义慈,实则保护金燕。
“派兵保护她倒没问题。只是金燕光靠咱们支持,毕竟不是长久之策。”
王及善道:“陛下放心,金燕一直在暗中拉拢黑齿常之,她最近一次传来消息,说已制定好计划,有八成把握拉拢此人。只要有此人支持,金燕便能与福信分庭抗礼!”
李治道:“需要朕做什么吗?”
王及善拱手道:“陛下只需下一道旨意,嘉奖百济所有君臣。尤其重点嘉奖黑齿常之,让他和福信的赏赐一样。”
“这样就行了?”
王及善道:“是的,以福信多疑的性格,只要陛下下旨,黑齿常之这个前军统帅,肯定就做不长久了。”
李治摆手道:“好,就依卿之言。”
当天夜里,李治便下了好几道旨意,送到两省盖印后,由兵部加急送往辽东。
刘仁轨得到皇帝最新旨意后,立即调主力返回营州驻扎,防止高句丽偷袭。
姜恪也得到新命令,带领一万两千名唐军,回到熊津港驻扎。
关于百济的旨意,李治也命人全部都交到他手中,由他与金燕联系,全权负责百济的事务。
两人相继领兵离开后。隼州地区留下的唐军,只有一万五千人。
这一万五千唐军,和姜恪的一万唐军,都是李治从长安调过去的羽林卫。
这支军队不仅战力强,而且是唐军内部唯一的职业军队,有俸禄可领,适合长期驻扎海外。
刘仁愿被册封为隼州都督后,下令将筑紫朝仓宫改为隼州都督府。
他按照朝廷的命令,并未立刻出兵占领其他地区,而是派出使节,开始拉拢九州的隼人族。
和族占领九州时间并不长,九州南部地区的各个令制国,依然由隼人族控制。
九州各地区的守护率,已知道倭国将他们割让唐朝,又见唐人并未立刻动武,各地首领,纷纷前往隼州都督府,拜见刘仁愿。
另一边,姜恪回到熊津港后,正准备领兵前往光州,却发现一件奇怪的事。
原本港口附近,总有很多百济流民,想要前往大唐。
然而这次回来后,却发现港口之外,只有商人来往,一个百济流民都看不到。
姜恪朝留守熊津港的张副将一问,才知是扶余福信派人来过熊津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