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兴汉使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02章 刘正论学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  然而千万人有千万道,各人之道皆有所不用。若身陷其中,难免受层出不穷的道理干扰,以至于学成了四不像。

    故而潜心修德者,必定要学会独处闭关,抛弃繁华俗事,方可心念一,智慧聚。从而细致梳理,找到真理以助德行成长。

    主敬,就是人得有敬畏之心。敬畏苍天之恩赐,便可成为惜福之人;敬畏大地之厚德,梳理山川水脉便有计划;敬畏先贤之规矩,行事便有章程;敬畏小人之常情,行事便可知书达礼。故而接人待物,傲骨可以有,傲气却不可以有,这便是修德者首重修身的关键环节。

    求仁,就是修德之人需要立下宏图大志。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所思所虑所行,皆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所有行为是否值得,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百姓是否满意。

    思诚,就是修德之人最核心的环节。吾日三省吾身,这样的要求只适合普通人。对于修德之人来说,需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特别是灵光一闪悟出来的道理,更是需要不厌其烦的打磨,最关键是形成的道理不仅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还得让百姓获益。

    故而修德者切忌急功近利,更不能有那种惠一时而毁万世的涸泽而渔之举。

    王守问道:“若是做了,会有什么后果?”

    刘正叹道:“立德树人,虽万世亦不朽。故而小德伪德,时间久了便会原形毕露。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修德者意志不坚,便有可能误入歧途,终将万劫不复。”

    王守说道:“多谢刘贤师点拔之恩,弟子知道该怎么做了。”

    王守向老者请示之后,携万卷书走入了闭关密室。

    更有数人受到了王守决断的刺激,故而纷纷选择了,才胜或德才兼备为立身之本。

    阳明学府的大多数秀才,皆因胆略不足,而做了无品之人。他们皆以千里马自居,就等着天降伯乐了。

    老者问道:“刘贤师所述,吾皆著成文章,不知可有心仪的传承者?”

    刘正说道:“文章传世,人人皆可修习删减版。毕竟各人天赋不同,意志不同,悟性不同。若是被完整版的东西乱了心智,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在刘正的安排之下,老者将刘正所述文章一分为五:

    其一为格物致知,也就是理由心发,心悟即真理。

    其二为知行合一,觅真知,且践行;悟道理,明大德。

    其三为致良知,所思为百姓,所想益苍生,所行利天地。

    其四为才为用,德为编,德才兼备可为主,爱百姓,正乾坤,养浩然正气于五脏六腑之间。

    其五为修德四友:慎独、主敬、求仁、思诚。

    刘正看了一眼老者所呈上的文章,直接凝聚浩然正气光环用印落款,授权阳明学府入库收藏。

    刘正说道:“此五册皆为副本,习得一册者,可为记名弟子;修学前三册者,可为入室弟子;修学完第四册者,可为核心弟子;习完五册者,可为亲传弟子。”

    老者问道:“刘贤师仅仅允许副册流传,那么正册又该如何处置,总不能明珠蒙尘,坏了文章的传世之功效?”

    刘正说道:“正册蕴含之理过于繁复,普通人过早接触恐怕是祸非福。以阳明学府众弟子当前的表现,恐怕很难有合适的传承者。不如留待以后供有缘人修学,也好过所托非人坏了文章大义。”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