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奏报京师相国府,替有功之人请赏。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终于有结果了。
董卓军汜水关主将华雄,与李肃和胡轸,三人联名上表,向相国府报捷。
董卓大喜,与李儒商议之后,任命:
华雄为镇东将军,总督汜水关军务。
李肃为虎贲将军,作为华雄的臂膀,参议军事。
胡轸为汜水关将军,协助都督华雄,守好汜水关。
为了确保汜水关,万无一失。
董卓调拨四万西凉铁骑,交给华雄统一指挥。
董卓军上下,士气大振。
……
反观诸侯联军,刘备军整日啼哭,毕竟同袍枉死,谁也高兴不起来呀。
鲍信军中,更是全军戴孝,替鲍韬和战死的济北义士,设置灵堂,大肆祭奠。
兴汉军中,刘正也为牺牲的三名士兵,主持了公祭!
同时喊出口号:诛杀董贼,拯救百姓!
汜水关的战事,就陷入了短暂的僵局。
……
再说董卓得了援军,一时之间斗志昂扬,决定主动出关,与刘正,袁术,鲍信,孙策四家大打出手。
华雄深知,董相国恨透了,袁家双子。
于是他就决定——拿袁术军开刀。
鉴于袁术军中,骁将俞涉,与胡轸不相上下,华雄决定亲自出手,斩将立威,报答董相国的知遇之恩。
三万大军,齐出东门,华雄让胡轸压住阵脚,随后到两军阵前,指名道姓,让袁术军中,骁将俞涉出战。
刘正领兵一万,带着赵云,黄忠,陈到,马超四将。
郭嘉随行,出谋划策。
鲍信也带着大军,赶到袁术军的南面,进入了战场。
孙策领兵三千,身后跟着周瑜,黄盖,刘备,关羽,张飞等将。
鲍信见了刘备,怒火中烧,恨意十足。
好在袁术威望够高,又有刘正的兴汉军,作为震慑力量存在,倒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内讧。
袁术军列阵完毕,袁术有意,让纪灵出战华雄。
谋士杨弘说:“主公,董卓军贼将华雄,指名道姓,要骁将俞涉出战。”
杨弘的言外之意——袁术军中,元老旧部,都对俞涉心存不满。
若是俞涉不能,当着三军将士的面,用战功证明自己。
那么他就是浪得虚名,更是在打主公袁术的脸。
俞涉也说:“末将蒙主公厚赐,无以为报。愿意出战华雄,用贼首祭奠,袁司空的在天之灵。”
袁术感动之余,叮嘱俞涉说:“一切小心,我等着给你,开庆功大会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