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郭嘉来报说:“侯爷,董卓老贼杀完袁家之后,余怒未消,一把火烧掉了洛阳城中的兴汉侯府,负责看门的老人,不愿意逃离,与侯府一同化为灰烬。”
刘正大怒说:“董卓老贼,毁我家园,害我家人性命。这笔账,我先记下了,一定会有清算的一天。大家都听我说……”
大家与董卓,都是国恨。
二师兄袁绍,家人遭戮,国恨家仇,集于一身。
我刘正蒙大家错爱,忝居主位。
本来不应该推辞的。
然而袁门遭难,袁家双子,尚且健在。
若是我越俎代庖,占了盟主之位,那岂不是,置两位师兄,于不忠不孝的境地吗?
刘正提议:
任县侯袁绍,为盟主。
右军校尉袁术,总督粮草,支应各方。
兴汉侯刘正,徐州牧陶谦,魏武乡侯曹操,均为副盟主。
其余各路诸侯,自行选择盟友,听盟主号令行事。
大家都有什么意见吗?
曹操说:“本初,这袁家的仇,得你亲自去报,我这一万三千人,都听你的调遣,为了报仇,曹操军上下,义无反顾。”
袁术哭着说:“大哥,什么都别说了,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的一万人马,也听你的。”
陶谦说:“二郎,没什么可说的,我的人,也归你调遣。”
刘正说:“二师兄,卢门七郎,共同进退!”
有了卢门中人的领头。
其余众人一致同意——推举袁绍为盟主,报家仇国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