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兴汉使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竹桥喋血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刘正无奈,只得取出董奉强塞给他的防护手套。

    又让曹操找来烈酒,针,还有线。

    曹操找不到刘正说的桑线,只找到了一堆麻线。

    刘正只得凑合着用,穿针引线,过酒消毒。

    再用烈酒洗净伤员的创口,开始缝了起来。

    曹操见刘正,居然把人当衣服来补,心中的担心就更厉害了。

    刘正专心致志的缝合伤口,根本就没有心思理会,曹操的碎碎叼叼。

    伤口缝合完毕,再次用烈酒消毒。

    最后撒上金创药,缠上绷带。

    曹军医生拜服,忙命令随行人员照着做。

    曹操见伤兵的问题,彻底的解决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又想起了,刘正所说的随军医院标准,于是就提出参观。

    刘正有心推广医疗卫生标准,关键的是推销,南山博望医院,生产出来的中成药。

    他同意了曹操的请求。

    几人来到了随军医院之后,发现区区一个数十人的小诊所,布置规格居然比,刘正的中军大帐还要高。

    曹操惊问道:“七郎,怎么你对随军医院,这么在意呢?”

    刘正望着曹操,认认真真的说:“三师兄,这里可是救命的所在,我可不敢马虎。保不齐哪天,自己就住进来了,还是要有备无患。”

    曹操也觉得奇怪,上位者治病,不是请医入瓮吗?

    刘正只能一一反驳,既然生病,那就证明——生活的环境,有致病之源。

    作为病人,不离开这样的环境,想要痊愈,那不是在开玩笑吗?

    再者说了,家里的卫生条件,跟专业的医院,有法比较吗?

    还有就是,住在医院,医生随叫随到。

    请医诊病,还得在家中坚持一个来回。

    就算找一个贴身专用医生,也没有办法应对突发状况。

    刘正的想法很简单,人病了,就得去医院,在家里治,小病也能拖成大病。

    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他对医院,能不上心吗?

    要不是华佗年纪大了,再加上医部需要有人主持。

    刘正还打算带着他推地图呢?

    曹操是啥也没听明白,只记住了四个字——有备无患。

    对于医院的标准,曹操是真上心了。

    生病住院,确实利于养生,于是就大力投资医院。

    刘正送走了曹操之后,郭嘉陪着刘正,在医院周围的竹林里,散起了步。

    刘正说:“奉孝,你说我把医疗卫生标准,给了曹操和袁绍,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郭嘉回答说:“校尉大人,难道是想开展医备竞赛。”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