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三人来到孔氏身前,并排跪下,叙年岁。
刘正时年二十岁,为兄,是大哥。
太史慈时年十七岁,次之,是二哥。
郭嘉年仅十三岁,最小,是三弟。
刘正从来都没有想过,这次东莱郡之行,居然会弄出一个草屋三结义来。
虽然没有华丽的誓词,同生共死的盟约,但是有母亲大人为证,便胜过了一切。
刘正草屋拜母,只是让孔氏能够心安理得的接受食物赈济,避免太史慈母子挨饿。
如今事孔氏为母,略尽孝道便是理所应当。
四人团聚桌边,饱食之后。
刘正便问:“二弟,黄县太平道势大,你又得罪了管亥的弟子黄三,只怕是祸事将近哪?”
太史慈说:“黄三鼠辈,纵是千万人,我也不怕。”
郭嘉说:“二哥,你是可以自保,咱娘怎么办?”
孔氏也说:“那管成武用心险恶,一门心思的想要子义为将。如今求将不成,肯定会动什么歪脑筋。若是以老身性命作为要挟,只怕子义难逃厄运。老身观黄县近日的许多变化,便知道太平道没有法度,全靠同门义气统领教众,同富贵容易,共患难却是镜中花,水中月。老身料定:太平道必败。管成武要是聪明,还可以苟全性命。若是他不识时务,头脑发热之下,必定会死于非命。子义若是入了太平道,也逃不脱反贼的罪名,坏了太史家世代忠义的名声。”
刘正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对孔氏说:“母亲大人,正家在涿县,微有薄产,衣食无忧。请母亲大人移驾楼桑村,让孩儿们膝下尽孝,不知道母亲大人意下如何?”
孔氏叹了一口气,对堂下三人说:“佑兴的提议,老身准了。如今这黄县,已经成了是非之地。能够及时抽身离开,便是老天爷对我太史家的眷顾了。子义,你去准备一下,把牛车套上,咱们跟佑兴北上幽州。”
太史慈得到了母亲的授意,转身出去,到牛圈里牵牛套车了。
孔氏将太史一家先人牌位收进了一个木箱子中,令刘正搬到了牛车之上。
郭嘉把孔氏扶上牛车,亲自驾车。
刘正和太史慈骑马护持左右。
临走的时候,太史慈想一把火烧了草屋,孔氏制止了他。
一家人就这样离开了,独留草屋在黄县的风雨中飘摇,瑟瑟发抖。
孔氏知书达礼,见识不凡。她听说郭嘉的事迹之后,疼爱有加,待奉孝比亲生儿子还要好。
郭嘉才情不凡,家的感觉,母亲的温暖,让他沉浸在幸福之中。
母爱是伟大的,郭嘉的脸上不再是成熟男人拥有的机变,而是少年人那天真烂漫的笑容。
可是好景不长,郭嘉才享受了三天的“有妈的孩子是块宝”的生活,就被刘正拽下了牛车,继续以前的特训。
以前只有刘正一个人的时候,郭嘉还能变着法子偷一下懒。
比如说,让刘正多喝一点水,在水中放上几粒磨成粉的巴豆。
如今多了太史慈和孔氏,就算郭嘉再怎么混蛋,也不敢对孔氏无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