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 第446章 两兄弟终于冒头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山地说:“我们只是听船夫说,从这里到建安城已不足两百里,只觉得应该提前做点打算,万事总是有了计划,有所提防,才能保证不出差错。”

    承睿的语气很温和,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一种责任感。他知道自己和承智的身份特殊,也明白景春熙此行的重要性。所以,他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为这次行程出谋划策。也想顺顺利利见到孝康表弟。

    看几个人仍然盯住他,似乎很认同他的话,也想听他继续说下去。承睿又说:“既然建安郡守护关卡的士兵都换了装,我们的人就不应标新立异,总得入乡随俗。”

    一面说,他还指了指阿七身上的兵服,阿七扯了扯自己的袖子,又扯了扯衣摆,没有吭声。

    其实,阿七和景春熙都觉得他的说法有点道理。

    他们有通行条,未必需要服装来证明身份,但是如果建安城内外都没有着兵服的士兵,他们到时进入就显得很突兀,也太引人注目。那么,趁现在换上统一的便装也不失身份,也方便行事,却不会那么扎眼。

    “还有这艘船,是否可以长时间摆放在建安城的码头?船靠岸后,船夫们如何安排,小姐可有打算?”承睿又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个问题一语中的,也问得很有道理,却让景春熙微微皱了皱眉。

    船的问题确实是个关键。

    如果这么一艘大船被长期停靠在码头,很容易引起府衙和驻军的注意。而船夫们如果随意走动,就很难保证他们有的人乱说话,可能会暴露他们的身份证或行踪。

    不过,景春熙还是有过深思熟虑的。即使他们三人不找过来,她也必须提前考虑这些问题。

    在下一站先停靠,这是她已经想好的第一步。

    只是怎么进入建安城,她还在犹豫。所以船夫们的安排,她还没有想出很具体的对策,觉得还需等一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