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全部都在。
“武德一朝之后,阿爷养精蓄锐,几年的时间完成华夏第一天,李靖将军和阿爷完成第一次军事改革。如今大唐今非昔比,情况也完全不一样,需要再次改革。大方向世伯比朕好还熟悉,具体的需要世伯帮帮忙,完善一下,朕要一个方案。”
军队改革最合适的人是李勣,这是大唐军队现在威望最高的人,没有之一。
他出面能减轻很多压力。
李世民借鉴了后世的事情,不可能再出现节度使这种东西。
不可能让封疆大吏军政财一把抓,特别是军队指挥权,必须是朝廷的。
军政要分家!
李世民借鉴了一千多年后,划分军区这种模式。
军区的将军还是轮流任职的,时间不会太久,避免出现威胁朝廷的情况。
很多改革的措施,都是李世民无数次翻史书权衡利弊之后觉得的最优方案。
“臣领旨!”
大唐变化的很快,这种情况下大唐不能和之前一样,需要改变来顺应局势的发展。
之前的制度不适合以后的大唐,大唐必须做出改变。
这个共识是李世民和贞观一朝的老臣都赞同的。
李世民让李承乾监国,时不时和老臣聚聚,其实也都没有闲着。
都在讨论大唐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有什么改变,应该如何应对。
正是李世民从未懈怠半分,后面的李承乾和小公主才能走的如此舒服。
这些路其实都是李世民定好的。
这位大唐的奠基者,同样也是大唐的指路人。
很多事情萧然完全没有想到,后面知道也心服口服。
怪不得李世民是最全能的帝王,考虑的就是远。
太极殿的案桌上有两个地球仪,有一个是之前萧然给的。
还有一个是后面大唐自己根据需求做出来的。
大唐要把全球划分行省,统一管理。
文化可能不同,语言也不同,还有很多风俗这些也不同。
大唐开放包容,能接纳这些,如果是优秀的元素,甚至不介意借鉴。
不阻碍其他文化语言这些的存在,但是大唐的语言文化必须全球推广。
这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除非这里没有人。
纪年法,度量衡这些也必须统一,按照大唐之前的来,为的是方便交流。
“陛下,这是威海舰队传来的消息。”青岚把电报递给小公主。
小公主接过看了一下,“朕知道了,告诉他们可以出发了。”
七大洲,四大洋,大部分地方都有大唐的足迹了。
唯独南极洲,还有北极圈附近,没有去。
准备了很久,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