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所有的钱财都交给李婆子。
说远了。
虽然李家村以及周围的一些村子都知道李老大把清楚了,这个时代,大家对读书人的敬畏是藏在骨子里的,特别是地里刨食连字都不认识的农民,这也是李老大这么理直气壮对家人高高在上的原因。
所以,怎么着也得给李老大好好“扬名”才行啊!
***
第二天一早,背上竹篓,从村民的眼皮子底下朝着山里走去。
等看不见人之后,立马换了衣服从另外一头避着人下山,也不用经过村口,直接在和另外一个村子的交汇处下来,走上大路,朝着镇上走去。
头顶裹着深蓝色的头巾,戴着一顶半旧草帽,一身花色色旧衣,说是花色,其实就是一些边角碎步缝起来的衣服,各种颜色都有,在这个年代除了上了年纪的老太之外,没有人会选择这种衣服。
李大花身上露在外面的皮肤本就黄黑,手也粗糙,稍微上点脂粉就挺显老了。
今天不是赶集的日子,路上行人并不多,梅蔷花杵着一根枯枝拐杖,没人的时候脚步飞快,有人就慢下脚步,走一步停一下。
“老人家。”
身边传来了一道礼貌的称呼。
梅蔷花扭头看去,一位四十多岁的大爷架着一辆牛车走在自己边上,车上还有三位年轻的妇人。
“老人家,是要去镇子上吗?上车来,我送您一程。”大爷笑着说道。
“这,这怎么好意思。”梅蔷花压着声音,听起来就和七八十岁的老人一般。
“没事,今天又不赶集,再说了,您都这般年纪了,算是让我们沾沾您的福气。”大景国有说人活的越久福气越大的说法,大爷瞧着有些眼热,这模样,怎么也得有七八十岁了吧?
“嗳。”梅蔷花不再推辞,一屁股坐了上去,反正这里离镇上也没多远了。
“老人家今年高寿啊。”大爷驱使牛车前进还不忘闲聊。
梅蔷花回想着自己在铜镜中看到的面容,说道:“八十有五了。”
“嚯!”大爷和车上的人都有些傻眼,这样的年纪就算是富贵人家也不多见,“老人家哪个村的?”
“山里的,大儿子这不吵着要吃白面包子,老身从天还没亮就出发了。”梅蔷花吹着。
大爷和三位妇人目瞪口呆,是山民啊,但是就算是山民,这么大的年纪也足够县太爷都让三分了!
大爷结巴道:“那您大儿子得六十多了吧?”自己今年才四十一岁,这都可以做自己爹了!
“老身成婚晚,二十二岁才成婚,大儿子六十二,最小的孩子也有五十六了哟!”越吹越嗨越自然,嗐。
一位妇人喃喃问道:“是不是成婚晚就可以活的长?”
梅蔷花知道古代女子成婚早,生产时死亡率也很高,想了想,说道:“是有那么些说法,老身小时候听爹娘说过,无论男子还是女子,成婚最好都要满十八岁,若是要生子最好二十岁以后呢!”
“那是为何?”年轻妇人们赶紧追问。
“听说这个年纪身子骨才算长成,人最好的生育时间在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梅蔷花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