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零二十五章 人机融合与海军技术发展 (1/2)
【修改版】
学术圈的反应更为热烈。
现场众多船舶工程方面的教授们围在一起,推眼镜、翻笔记,激烈争论着技术实现的可能性。
会场外,实时转播大屏幕前,参观舰艇的民众们同样陷入狂热。
白发苍苍的退伍老兵颤抖着指向屏幕:“我老头子就是死,也想看看这一天成真!”
几个中学生兴奋地跳起来:“这不就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吗!以后我也要学这个!”
而在浩宇工业的某个实验室里面,年轻的工程师们正通过直播看到这一幕,不由的相视一笑,手上的工作更加轻快起来。
在网络世界,相关话题瞬间引爆。
短视频平台上,相关话题阅读量10分钟内突破5亿,无数科技博主开始制作解读视频。
海外论坛上,各国网友用翻译软件激烈讨论,从技术原理到战略影响各抒己见
更有甚者,已经开始畅想未来海战的场景,在AI软件中生成自己想象中的图片或者视频画面。
会场内的空气仿佛被瞬间点燃,坐在边上的一名年轻海军军官神色兴奋,双目放光道:“吴总这个设想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
如果舰艇能自主学习,那我们在复杂海况下的反应速度至少能提升十倍!“
他的话音未落,邻座的中年军官却微微摇头,摩挲着下巴道:“想法是好,但人机融合涉及伦理和指挥权问题。万一AI出现误判,责任该算在谁头上?“
听到这位军官的话,周围一下子嘈杂起来,有人点头支持,自然也有人点头反对,大家的意见交织在一起,好不人脑。
这个时候,海大船舶工程系的赵教授则是接过话筒说道:“我完全赞同!我们实验室正在研究海洋生物电鳗的放电机制,或许能为舰艇能源系统提供新思路!“
但他的话音刚落,隔壁院校的计算机专家陈博士便推了推眼镜反驳:“生物神经科学和量子计算的跨界融合,目前连理论模型都尚未完善,短时间内根本不具备工程化可能。“
这个时候,一名专家随即起身冲着吴浩喊道:“吴总!我的团队在脑机接口领域有重大突破,我们可以合作!“
他的提议引发周围学者一阵骚动,不少人开始低声讨论技术对接的可能性。
而研究传统舰艇动力的孙教授却连连摆手:“本末倒置!现在连基础材料的耐腐蚀性都没完全解决,谈什么高级智能?“
战略学泰斗张远山轻敲拐杖,待众人稍静后缓缓说道:“技术发展必须服务于战略。人机融合若能让海军更高效地执行相关作战任务,自然值得探索。
但如果这只是噱头的话,没有太大实际作用的话,那可就要慎重了。“
他的话让会场陷入短暂沉思,无人机专家苏晓薇点头补充:“张老说得对。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慎重,每一步都要走好,而不能为了一些看似花里胡哨的噱头,而忽略了现实因素,盲目的去追求所谓的数据。“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院士颤巍巍地举起手:“我经历过东大海军最艰难的时期,现在看到年轻人有这样的创新思维很欣慰。
但我们必须谨慎,当年'深蓝号'因为过度依赖自动化系统,在演习中差点酿成事故。“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