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家族利益联合起来使绊子,谁也说不准。
他们和宁逸联合起来沆瀣一气,也是有可能的。
世家大族,自古以来都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处理问题,这陡然间被人下了面子,岂能不报复?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未雨绸缪着些,总不为过吧?
真对上了,守边军也不怵。
对上未知的暗杀,他宁隼也有一战之力。
这期间,懒懒带着方以慈把守边军内外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两人不仅将守边军未来所需的粮草都准备齐全了,而且还预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没有准备太多,却也足以保证三年两载的供应,甚至还有余力。
关于守边军人马是否需要酌情添加的问题,宁隼和乔安好却陷入了深思熟虑、百般纠结之中去。
经过一番商讨之后,他们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暂时不增不减。
他们始终坚信,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现在增加几万兵马对大局并无太大影响,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所以,目前维持现状更为明智。
养守边军不难,可若是考虑到日常的消耗和后续的安置问题的话,真对上了,绝非易事。
懒懒那边虽粮草充足,却没这般糟蹋的必要。
于华南诸城老百姓,特别是那些掌握了九成九财富的本地世家大族而言,年前不知宁太子好,错把一统当成宝。
但这一冬过去了,他们亲眼见证了宁太子是如何的上令下达,又是如何为民做实事,这会儿的华南诸城意外的团结友爱。
那些原本不服气的,这会儿是彻底服气的。
那些依然死鸭子嘴硬的,这会儿也只能夹起尾巴来,小心翼翼的做人。
华南十二城,这会儿安静的可怕。
当然啦,人心这东西,本就是最难把控的。
表面的团结友爱,依然挡不住背地里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和小算盘。
大方向只要不出差错,宁隼也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大家明面上认可他,服从他的调度和管理就成,不动摇华南之本,他都无所谓。
至于背后的小心思,人生在世,谁敢保证自己没点阴暗面呢?
只要不付诸实际行动,就都在他可控范围内,听之任之,也未尝不可。
就拿国都未定这事来说,如今的华南十二城,哪一座城池没点自己的小九九的?
若非距离太远、关系还不甚牢靠,目前没什么实际竞争力,怕是连刚打下不久的辽国十三城也想打一打这未来国都的主意。
说起这定国都的事,还真是头等大事,至少得国都敲定、皇宫开建了,这登基大典才能规划起来。
如今,宁隼这边众人对未来国都的选址主要分成三派。
这其中一派,就是以宁隼和蓝灵为主的年轻一辈。
许是过去一年攻打辽国十三城时离家太久又太远,思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