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食:从承包食堂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9章 我们八闽吃不了一锅饭的! (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句半生不熟的大夏话。

    一个拉拉袖子的小动作。

    小叶一开口,老唐一家顷刻间神智全无!

    “买买买!多买点!”

    “喜欢吃是吧?走的时候妈给你弄一箱!”

    唐磊试图阻止:“别啊!天天吃线面多腻啊!”

    “咋腻了?”唐妈瞪儿子一眼。

    “那面耐放,带一箱回去,一换着汤底煮,二四六炒虾仁啊鸡蛋的拌着吃!”

    “周日没得做,大不了违背一下咱这祖宗的规矩!给小叶煮面线糊么!”

    “哦,你是不是不会?让你妈我来,我最喜欢给小叶……”

    “不不不至于!”唐磊赶紧按住蠢蠢欲动的老妈。

    “我会!我来!不过,这可真是个违背祖宗的事儿……”

    叶莲娜听得半懂不懂的,敏锐的捕捉到关键词。

    “唐哥,面线糊和线面不是一个东西吗?”

    唐磊:“额……这个问题很复杂。”

    “面线是食材,线面是煮面线的做法,面线糊……那是另一种做法!”

    “最主要的是!”

    “这是不同地儿的吃法!万万不能混为一谈!”

    近几年闽洲鹭岛旅游搞的很好,不少游客在那见过面线糊,就此以为这道著名小吃是整个闽洲的特色。

    有些网红更是直接将面线糊和闽洲小孩的噩梦线面画等号。

    实际上!

    八闽这关系,可吃不上一锅饭呐!

    虽然几块地挨着排,但不妨碍这里从口音到口味到节日都不一样。

    面线糊这种吃法,真正的起源其实在鲤城。

    鲤

    城打小就阔,吃的也讲究。

    最传统的煮面线糊的汤底,用的是大骨头和鳗鱼。

    还会放点当归之类的补气药材在里头。

    鳗鱼本就柔嫩,鱼皮带胶,在锅里煮的软烂鲜香,成就一锅高汤之后。

    还要捞出来,捡出不带刺的鱼肉,和虾米一起再下回锅里当汤底继续煮。

    这次煮开之后,就到了

    但面线糊之所以叫“糊”,就是因为它的微微粘稠的。

    煮,一边加入水淀粉。

    水淀粉遇热变稠,一锅鲜汤也黏糊起来。

    等搅透了,线面就完全悬浮在了浓汤之中。

    这时候如果端起来喝一口。

    除了鲜美足俱的汤底,还能一并吸入滑软筋道的面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