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鲤王妃与她的病娇王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番外二十八 神龙政变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眼识珠举荐之人,多年来在朝堂的暗流涌动中默默潜伏,观察局势,积蓄力量。

    他深知武则天的雄才大略,亦明白当下武周政权的腐朽根源。每一个寂静的深夜,他都独坐书房,烛光摇曳,映照着他满是皱纹却坚毅无比的面庞。

    桌上铺满了皇宫的布局图、各方势力的情报资料,他反复研究,精心策划,只为等待一个最佳时机,一举推翻张氏兄弟的专权,恢复大唐江山。

    崔玄暐,身为吏部侍郎,刚正不阿的品性深入人心。在官员选拔任用一事上,他始终坚守公正廉洁的原则,因而与张氏兄弟的贪腐行径格格不入,多次得罪其党羽。

    但他毫不畏惧,坚信邪不压正。

    平日里,他常与张柬之密会,二人促膝长谈,从人员调配的精细安排,到政变时机的精准抉择,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眼中闪烁的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与对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桓彦范、敬晖、袁恕己等人同样各显神通。桓彦范豪爽大气,凭借自身卓越的领导才能,在禁军中广结善缘,拉拢了一批对大唐忠心耿耿的将士。

    这些士兵大多出身世家,深受家族熏陶,对李唐皇室有着深厚的归属感。

    他们听闻桓彦范的计划,纷纷摩拳擦掌,愿为恢复大唐冲锋陷阵。

    敬晖则利用自己在文人墨客中的影响力,奋笔疾书,撰写檄文,揭露张氏兄弟的累累罪行。

    文章如同一把把利刃,传遍大街小巷,让民众看清了当下的黑暗局势,为政变赢得了广泛的民意支持。

    袁恕己则默默承担起后勤保障的重任,他不辞辛劳,四处奔走,筹备粮草、兵器,确保一旦政变爆发,军队无后顾之忧。

    寒冬腊月,寒风凛冽,仿若为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奏响序曲。

    天空阴沉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狂风呼啸着席卷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却吹不散这群志士心中的火焰。

    万事俱备,张柬之等人果断出手,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拉开帷幕。

    张柬之亲率精锐之师,剑指玄武门。

    那玄武门,承载着大唐太多的兴衰荣辱,历次宫廷政变都与之紧密相连,仿若一座命运的咽喉要道,扼守着王朝的命脉。

    此刻,张柬之望着那高耸厚重的城门,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往昔大唐盛世的追思,又有对眼前未知战斗的忐忑

    。但他目光如炬,毫不犹豫地振臂高呼:

    “将士们,今日之战,关乎大唐存亡,随我冲!”

    声音响彻云霄,身后的士兵们热血沸腾,齐声呐喊,如汹涌潮水般冲向玄武门。

    守门的卫兵起初拼死抵抗,刀光剑影间,鲜血四溅。

    然而,张柬之的威名与大义感召了部分卫兵,他们认出这位为了大唐江山不顾生死的老臣,心中忠义之火瞬间点燃,纷纷倒戈,加入政变队伍。就这样,玄武门被顺利攻克,为后续行动开辟了关键通道。

    与此同时,桓彦范、敬晖率另一路人马,直捣武则天所在的长生殿。

    沿途遭遇张氏兄弟的亲卫队阻拦,狭窄的宫道瞬间化作修罗战场。

    桓彦范一马当先,手中长枪似蛟龙出海,上下翻飞,所到之处,敌人哀号倒地。

    敬晖在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