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地为病人检查脉象,那修长的手指轻轻搭在病人的手腕上,专注地感受着脉搏的跳动,她微微闭上眼睛,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仿佛在与病魔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玉立春则在一旁认真地记录着病人的症状和用药情况,他手中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字迹工整而清晰,偶尔抬起头来,与陆铭瑾对视一眼,眼神中传递着对病情的关切和对彼此的信任,那一瞬间的眼神交汇,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他们之间流淌。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彼此的理念竟如此契合,常常能不谋而合地想到一些治疗方法和药物搭配,这使得他们的交流逐渐多了起来,也越发深入和频繁。
每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洒在那临时搭建的医馆上时,陆铭瑾和玉立春便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他们会一同检查病人的病情变化,仔细观察每一个细微的症状,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转机。
他们弯下腰,轻轻地揭开病人的被子,仔细查看病人的身体状况,眼神专注而敏锐,仿佛在寻找着病魔留下的蛛丝马迹。
“陆姑娘,这位病人高热不退,且伴有咳嗽气喘之症,我想用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再辅以杏仁、麻黄平喘止咳,你觉得如何?”
玉立春微微皱着眉头,目光专注地看着陆铭瑾,眼中满是询问之色,那眼神仿佛在说,他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生死,容不得半点马虎。
陆铭瑾轻轻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
“玉公子所言甚是,不过依我之见,还可加入一些甘草调和诸药,以防药性过于猛烈,损伤病人元气。”
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透着对病情的深刻理解和专业素养,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仿佛在这艰难的时刻,给予了玉立春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明亮。
玉立春听后,眼中一亮,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欣喜的笑容:
“陆姑娘考虑得果然周全,我竟疏忽了这一点。”
说罢,他迅速地拿起纸笔,将新的药方记录下来,眼神中满是对陆铭瑾的钦佩,那钦佩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在说,能与这样聪慧的女子一同救治病人,是他的荣幸。
那一刻,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照亮了这充满苦难的医馆一角,也照亮了他们彼此的心灵。
在一次次这样的交流与合作中,他们不仅在医术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更在不知不觉中,两颗心也渐渐靠近。
陆铭瑾发现自己越来越期待与玉立春的每一次讨论,每一次眼神交汇,心中都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涟漪。
那涟漪在她的心底荡漾开来,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温柔的水波,那水波一圈一圈地扩散开来,让她的内心充满了甜蜜和温暖。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他们一同为病人熬药、换药,安抚着病人和家属的情绪。
在那闷热的煎药房里,炉火熊熊燃烧,陆铭瑾和玉立春守在药锅前,不停地搅拌着药材,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丝毫不在意。
玉立春偶尔会抬起手,用衣袖轻轻擦去陆铭瑾额头的汗珠,那动作轻柔而自然,仿佛是一种下意识的举动,却让陆铭瑾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们耐心地倾听着病人和家属的哭诉和担忧,用温暖的话语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让他们在这黑暗的时刻看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