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个乖崽崽叫扶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1章 海参崴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沟通日本海的贸易节点。辽金时期设东京道、恤品路,元代称永明城,辟西祥州至滨海驿道,成为东北亚“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明代设立奴儿干都司,永宁寺石碑(现存海参崴博物馆)记载明朝对黑龙江流域的管辖,木阳河卫等机构强化羁縻统治。而现在,它是俄罗斯的远东第一城!是被写入我们地理教科书的世界重要港口罢了~

    回去再次通过海关时,俄罗斯官员的“契丹人,再见”,像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突然再一次拧开了历史的密码箱

    在中世纪的欧亚大陆地图上,契丹(kntan)曾是东方文明的代名词——当《马可·波罗游记》还在威尼斯的咖啡馆里被当作传奇传诵时,喀喇汗王朝的商人已在撒马尔罕的市集上用“契丹布”交易香料。这个源自辽代的称谓,随着蒙古西征的铁骑嵌入俄语词根,成为比“中国”更古老的文明胎记

    返程的车上,郑荨打开了系统光幕上的《西域地名考》。“桃花石”(taugas),这个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惊鸿一瞥的词汇,原来源自北魏拓跋氏的音译

    十一世纪的波斯史学家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写道:“桃花石之王皆勇士,其国富民强,盛产丝绸与瓷器。”

    而英语中的“cha”,无论源于“秦”(ch)的假说是否成立,都像一枚文明的琥珀,封存着公元前三世纪那个铁血王朝的遥远回响

    郑荨抬头望着这些隐含忧愁的老祖宗们,脸上忽然绽放出明媚的笑意  ,“老祖宗们,俄语中的“契丹”、英语中的“cha”、突厥语中的“桃花石”,它们是文明的星辰,永远在人类记忆的苍穹里闪耀

    就像此刻,我们用不同的语言谈论“中国”时,所有发音的内核,都是同一个文明心跳的共振!”

    正盯着世界地图的老祖宗们漫不经心瞥了一眼郑荨,随即不搭理她,后世先进是先进,就是受到了桎梏太多了,他们瞧着这港口的确不错,已然准备回去后将其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什么俄国?什么毛熊?什么达瓦里氏?之前他们眼里就只有宗主和附属,现在知道了后世历史,那便是连附属都不需要存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