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有个乖崽崽叫扶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6章 四库书焚千载重·满汉服映九州同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郑荨听后,不禁嗤笑一声:“没错,《永乐大典》汇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共22877卷,目录60卷,约37亿字,而《四库全书》收录文献30余种,79万余卷,约8亿字,规模确实更为宏大

    但《永乐大典》收录范围广泛,几乎原汁原味地收录各种书籍,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大量古籍的原始风貌。反观《四库全书》,在收录时对书籍进行了大量筛选和修改,不少内容因为政治因素被删节、篡改,你怎么不主动提这一关键之处呢?”

    说着,郑荨打开系统光幕,指着上面一条名录,义正言辞道:“乾隆皇帝,你借修撰《四库全书》之名,大行文化专制之事,大肆破坏前人的文化成果,这可让我们后世之人深感痛心

    别的先不说,我就问问你,那些记载清军入关暴行的书籍哪儿去了?你以为把《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等书籍销毁,后世就不知道清军入关后那段历史了吗?”

    弘历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怒目圆睁,狠狠地瞪着郑荨,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放肆!”

    弘历一声怒吼,声音在宫殿内久久回荡,“你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竟敢如此污蔑朕,诋毁这千古功绩!”

    郑荨却毫无惧色,向前一步,挺直脊梁,毫不退缩地直视弘历的眼睛:“功绩?你口口声声的功绩背后,是无数珍贵典籍的消逝,是历史真相被掩埋!《四库全书》的删改销毁之举,让多少先人的智慧结晶残缺不全!”

    一旁的皇太极微微皱眉,神色凝重,缓缓开口:“弘历,此事当真如此?”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弘历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语气却依旧强硬:“皇祖,儿臣一心只为江山社稷,那些书籍中的不当言论,会动摇国本,儿臣不得不为之。”

    郑荨冷笑一声,再次开口:“动摇国本?不过是你维护统治的借口罢了。文化应是多元包容、百花齐放的,你却为了一己之私,给华夏文化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这时,康熙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中满是复杂的神色:“弘历,朕在位时,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希望满汉一家,你这做法,怕是与初衷背道而驰啊。”

    面对祖辈的质疑,弘历的气势明显弱了几分,但仍试图辩解:“孙儿也是为了大清的长治久安,让后世看到的是盛世太平,不是那些会引发动荡的言论。”

    郑荨见弘历依旧固执己见,痛心疾首道:“你眼中的太平,是建立在历史的谎言之上。如今我们站在历史长河之后回望,追求的是真实与公正,你的行为,让我们后世在还原历史真相时,举步维艰。”

    稍作停顿,郑荨放缓了语气,诚恳地说道:“乾隆皇帝,我提及你销毁《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这些事,并非为了挑起争端,激起满汉矛盾,而是希望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更好地前行

    历史是多面的,有辉煌也有伤痛,只有正视这些,才能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当下的和平与团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拿历史上的始皇老祖宗来说,他也有焚书的争议;武帝老祖宗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加强了思想统一,却也被人诟病抑制了学术交流的多元性

    二凤老祖宗也有说法称他多次要求观看起居注和实录,对玄武门之变等相关历史记载或许进行了干预;史书对靖难之役的描述多有美化永乐老祖宗、贬低建文帝,将起兵描绘成正义之举,可能删改相关事件以塑造正统形象巩固统治。后世人对这些不过是客观看待,一笑而过!

    而你,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清廷稳固统治的方法众多,你为何偏偏选择对大量书籍进行审查、删改和销毁,销毁那些涉及反清思想、对清朝统治不利或不符合封建礼教正统观念的书籍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