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仙气》这个书名吸引。他本是冲着修炼仙术而来,结果来到山上感觉变成一个寻常的武人。
当然何逍遥也明白,哪怕是修仙也得一步步来,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仙的。
在成仙之前,修炼武学基础是必须的一步。
何逍遥翻阅前面的几页,发现这一部功法讲的是,怎么能将体内之真气化成体外之气流,称为仙气。
他并没有看见过大仙施展仙术,发出仙气。
让他想起的是剑气,就是功法比试大会的时候看到东峰的巫丽昕仙子以及南峰的弟子墨临风的剑气。一个是青白色的,一个是火红色的剑气,能从体内透过长剑再发出来,无形有质,远而伤人。
这种剑气就算不能称之为仙气,但是应该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
反正死马当活马医吧!
这些残缺的功法,尘封在藏经阁三楼不知道有多少岁月年华。
也许数百年来束之高阁,放在那里无人问津。
要把半部功法变成一部功法,哪有那么容易,尤其是这种功法,应该是六星甚至七星的弟子所修习。
何逍遥现在三星,接下来四星的真气,相对六星远远不足,对功法的理解深度也不够。
哪怕一部完整的功法摆在眼前,也不一定能修炼成功,更何况要去补全、练通残缺的功法。
闲来无事,就当有趣的东西看看吧,即使现在弄不通,先把它看了,以后或许用得上。
另一部是李大海急急忙忙在何逍遥出发之前才拿来的,有趣得紧,光看书名就已经有趣之极,叫做《阴阳双修》。
这小子脑袋不知道是不是有问题,还是最近跟韩秀贤相处多了,连选择残缺功法也选了这么一部!
何逍遥无语了,丢在一旁也没有细看。
他本来通了五脉,刚好前五天先练此五条脉。
第一日练阴跷脉。运气从足跟中起,至照海、交信、入阴、胸里、人迎前,上行至睛明穴,此穴位与手足太阳、阳明、阳跷,五脉相会于此。
在小温泉就是不一样,一开始修炼,天灵地气即汹涌而至。本来已通的脉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洗刷,练了一天之后脉道比之前宽粗了几分,储存的真气满盈。
对于一个修炼者来说,真的是欢喜雀跃。
第二天练的是冲脉。
此脉起于气街(气冲)。位于少腹内胞之中,在足阳明、少阴二经之间。
循着腹部上行至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腧、商曲等穴,一直到胸中而散,一共是二十四穴。
何逍遥用了一天的时间又把这条脉道练宽练粗,并且储满了真气,顿时神采奕奕。
如此后面三天,他用同样的方法修炼阳翘脉、阴维脉、带脉。
五条已通的脉道里,充盈的真气仿佛要满溢出来。
第六天,重要的日子来临。
一早起来天蒙蒙亮,何逍遥就开始练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经从无名指指甲底部外侧的关冲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