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暮汉昭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章巡视兵粮,军分三路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何故如此?”张虞将粮放到米袋里,问道。

    “禀君侯,昔前汉粮官监守自盗,常卖新粮于市,换陈粮实仓。而今山西之中,新粮价位较临期旧粮略高一成,仆盘算粮草支出,遂请奏军师,以新粮换旧粮,其中所得累计于库中!”

    贾衢指着涅县阁,说道:“邸阁粮草本仅有二十万石,而今却有二十一万石,其中一万石为售卖陈粮所得。”

    秦汉时期,官府亲自营造的粮仓,其粮草储存年限最多不超九年。大族的话,因储存技术问题,大多数仅能储存三、四年。而寻常百姓,米粮最多储存一、两年。因此新粮与陈粮的价格会出现波动,新粮会略受欢迎些。

    古代将校喝兵血,最常见的操作便是以次充好,将好的米粮卖于大族,换取囤积多年的陈粮,从中赚取差价。甚至更有大胆,直接克扣兵粮。

    然贾衢则是将见不得人的勾当放在台面上,或是出于为公事考虑,为了获取更多的粮草,主动用新粮换陈粮,毕竟太原、上党、河东大族可不少,完全有能力吃下新粮。

    “君负责上党邸阁三处,可是每处皆是如此?”张虞问道。

    贾衢拱手说道:“大体如此,邸阁共有三处,应收军粮五十万石,实屯军粮五十三万石,仆行粗鄙之策,为君侯多筹军粮三万石。”

    依照士卒每月食两石米粮计算,贾衢共为大军多凑出一万五千人的月粮。

    心中有了计算,张虞大为赞叹,谓左右说道:“假使天下千石悉如贾梁道,我今无忧尔!”

    贾衢不悲不喜,束手而立,等候张虞继续询问。

    顿了顿,张虞问道:“我今若从上党出兵,走滏口伐邯郸,上党兵粮运至前线需费多少人力?”

    贾衢早有腹稿,说道:“禀君侯,上党至邯郸约四、五百里,而五万兵马每月需十二万石。而民夫能负六斗粮,牲畜背负能有数石,而如有大道行车能载二十五石,依井陉道之难行,需用人力背负,故供给五万兵马至少需六、七万百姓。”

    “而计山西二州运粮至上党,依水、陆而运并进,观今岁之人力,需再发七万人。共计前后服徭役运粮之民,五万之兵不下十四万人,六万之众至少需十五万之众。”

    莫看山西人口仅比袁绍所有冀州人口略差点,然实际动员能力,或是说粮草运输能力,不可同日而语。

    山西运粮除了关中、河东能依仗水路外,余者需依靠陆路。而冀州因水系错综复杂之故,反而能多依靠水路运输。因此张虞如与袁绍对峙,单纯拼粮草消耗的话,大概是拼不过袁绍。

    见贾衢核算数据与钟繇前些日子所报内容大差不多,张虞笑谓荀攸,说道:“君非荐邸阁督于我,而是荐两千石之贤吏。”

    荀攸微微颔首,说道:“上党屯粮五十万石,太原有粮二十万石,共有兵粮七十万石。如不计民夫,可供六万兵马半岁之用。而计前线运粮民夫消耗,仅够三、四月之用。”

    “够了!”

    张虞说道:“明岁三月出兵,至少能耗至秋时,如能再得新粮,至少能度至冬季。若半年不破袁绍,则不宜久持,可率兵班师,再寻出征时机。”

    “此番望能下缘山诸郡,否则如若无功班师,劳累大军不说,举发二十万户百姓则大伤农事。”吕范感慨说道。

    山西人口总共才约两百万人,户籍约四十万户。而今兵民合出二十万,间接、直接影响到的人将有百万,故此番张、袁之争,如不能取得战果,将会大伤山西元气。

    若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