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大丈夫定诸侯,即为帝王,何以公、王为荣! (4/5)
bsp; 杜畿点了点头,说道:“三策为稳重之见,山西如能施行,君侯将能以此而统中原。”
“君侯英明!”
人群中杨阜见张虞采纳己见,心中由是大喜,高声而赞。他虽立场偏汉,但却知汉室难以中兴之事实。而他在张虞身边一年,深感张虞不仅有开国立基之能,且性情豁达,宽厚礼下,与高、世二祖各有优劣。
有了杨阜的开口,众文武齐声而赞,声音响彻大堂内外。
且不说张虞拒绝了受封赵公的诏书,而今袁绍却有意受领魏公之称号。
信都,州牧府。
袁绍把玩诏书,问左右众人道:“今天子赐公爵于我,不知诸卿有何见解?”
“明公,万户侯已为人臣之盛,公今兼任大司马,权位仅次于袁术。而袁术忤逆犯上,迫陛下册封诸藩为公,此非人臣所能为!”田丰刚直,直言说道:“以丰之见,明公不仅不应受领魏公,更应发檄文声讨袁术。”
“不妥!”
审配说道:“袁术、张虞、刘和皆领公爵,而明公以侯见之,岂不位次于众人。以配之见,明公需受天子诏书,进位魏公。”
“审正南莫要蛊惑君上!”
沮授厉声说道:“君上将与张虞交手,今进位魏公,岂不令帐下义士寒心。”
审配冷笑说道:“张虞待下丰厚,以四征将军为重号,凡五千人便为委将军,是故兵将皆愿为张虞效死力。明公如能进公爵,将能置丞相、大将军与四方将军。届时明公治下兵将得重赏,岂不为明公效死力乎?”
“况公爵非明公之所求,而是天子念明公之所求,特遣使至河北册封。”
袁绍捋须点头,心中对审配之言深以为然。
他与袁术可是竞争关系,先前因袁术先有根基之故,导致了汝南袁氏族人先行跟随袁术。若袁术受称为楚公,岂不是压了他一头,往后将如何与袁术竞争呢?
“正南所言有理!”
逢纪说道:“明公地跨四州,与袁术争锋于徐州。袁术挟天子得有大义,今进位楚公,更能招揽豪杰。而明公与之相争,唯明公受领魏公尔!”
袁绍愈发满意,他年近五旬,可谓奋战了一生,而今若不能更进一步,岂不浪费了他过往十几年的奋斗。
主簿耿苞受袁绍指使,出声应和道:“汉德衰微,诸雄并起,将如七国争雄。今袁术霸南疆,张虞据赵、秦,明公有魏齐之地。受称魏公,以四州为封国,将能手握大义。而若不进公爵,纵明公有四州为疆,却无礼法统之。”
见众人在诱导袁绍,沮授愈发不满,说道:“明公为魏公,仆必能为高官。而仆不贪富贵,便是为大事考虑。汉室恩德犹在,明公旧为汉臣,贸然进魏公,恐会受人非议。”
“袁术之所以封众藩为公,实因忧天下非议。故以授所见,刘和忠奉汉室,今必不为赵公;而张虞狡猾多智,将会推辞而不领。”
沮授的连连反对,让袁绍心情颇是郁闷,说道:“非我愿为魏公,而实为天子之意。我今向天子上辞表,看天子是何反应!”
今为了让沮授、田丰松口,袁绍不得不以退为进。毕竟他上辞表,可不耽误朝廷继续下诏。三辞三让之后,袁绍便能以天子诏书难以推辞为由,不得不受领魏公。
“明公英明!”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