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皇宫。
刘协立于汉高祖刘邦、汉世祖刘秀画像前,对着董承唉声叹气。
刘协神情幽怨,问道:“卿可知我高祖、世祖之故事?”
“高祖之事,世人尽知。提三尺剑,斩白蛇起义,起于淮泗,纵横天下,三载亡秦,五年灭楚,开两汉之基业。”
董承拱手说道:“世祖皇帝一介民夫,起兵以牛为乘,昆阳大胜,覆没新莽,三年登基,十二一统,中兴我朝之业。”
刘协叹气说道:“祖先何等宏伟,两汉何等辉煌,而今却受制于袁氏,岂不令人悲叹!”
董承触景而叹,仔细端详刘协神情。而刘协与之对视,眼神里充满了坚定之色。
二人沉默少许,刘协慢吞吞问道:“卿可知麒麟阁与云台否?”
“岂会不知!”
“前汉之所以昌盛,皆赖麒麟阁功臣;我朝之所以中兴,皆仗云台诸卿。”
趁左右无人,刘协握住董承的手,衷声说道:“朕望能与卿与诸公能如此,立于朕侧,中兴我朝。”
董承郑重颔首,说道:“臣与衣带诏诸卿将会竭力襄助陛下。”
“劳丈人了,朕绝不负之!”
忽然,一声女性的咳嗽声响起,向刘协传递某种信号。刘协、董承二人收到信号,神情由是一变,继而聊着无关紧要之事。
“陛下!”
“何事?”
“尚书蔡瑁在外求见,言奉袁丞相之令!”
隔着纱帐,侍从的眼睛却忍不住往内瞧,希望发现什么异动,禀道。
“宣!”
刘协掀开纱帐,冷漠瞧了眼侍从,说道:“还不去请蔡尚书入内!”
“诺!”
侍从低头而退,脸上露出怨恨之色。
少许,便见蔡瑁笑呵呵入内,见到屋内有董承时,并未感到意外,而是行礼问好。
“仆拜见陛下!”
“卫将军安好!”
“蔡尚书好!”
见到蔡瑁令人厌恶的面容,刘协强忍心中不满,说道:“不知蔡尚书入宫所为何事?”
蔡瑁不等刘协开口,便坐到席上,笑道:“不知陛下可闻益州将下之消息?”
刘协讥讽说道:“破江州,败庞羲,令宗亲受难,袁公与帐下将校当真功不可没,而朕又岂会不知!”
蔡瑁神情流露不满,纠正说道:“刘焉营造御驾,出入为帝王,有志僭号,非汉室之宗亲,而是国贼尔!”
“卿所来何事,直言便好!”刘协无意兜圈子,直白问道。
蔡瑁维持笑脸表情,说道:“袁公功勋卓著,讨董卓,辅天子,复江左,征巴蜀,威加海内,今恐丞相之荣难以尊之,故瑁与诸卿斗胆请陛下加封袁公,赐九锡,进公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