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率。
“明公如欲称帝,当提防汉室旧臣!”阎象闷声说道。
“嗯!”
袁术应声颔首,谓左右说道:“今岁能进九锡乎?”
蔡瑁顿时领悟,谄媚说道:“明公,以瑁之见,今岁或能作禅文!”
“恐太着急了!”袁术有所意动,故作犹豫说道。
邓察恭维说道:“以公之声威,如能至朝,纵无九锡,亦能登基继位。”
“不妥!”
袁术性情虽说桀骜,但却颇重礼节,摇头说道:“今天子在上,不进九锡,不授王爵,恐与礼不符。”
说着,袁术看向蒯越,问道:“不知卿有何高见?”
蒯越虽不想掺合袁术称帝之事,但见袁术询问,不得不说道:“禀明公,不如待孙坚平益州,令他献祥瑞,而后明公再进帝位,或能令人心服。而今关键之事,需试探朝廷诸卿意见。”
袁术若有所思,询问左右道:“自狩猎之事以后,不知刘备、董承、杨彪等人有何表态?”
“刘备言行谨慎,深入浅出,于后宅耕作,寡与外人联络。董承常出入禁宫,并多与公卿联络。而杨彪每日与孔融、士孙瑞饮酒,据参宴之人言语,多谈及诗歌。若有涉及明公,众人虽有怨言,但却不敢多言。”
蔡瑁谄媚说道:“以瑁之见,诸卿中董承行为有异,刘备太过孤僻,恐需令人多多查访二人。”
袁术眼睛微眯,说道:“看能否收买董承、刘备府中亲信。”
“刘备府中无奴仆,仅留乡人与关、张在府中。董承府上多奴仆、亲信,或能收买。”蔡瑁说道。
“多让人试试,务必了解到二人动向!”袁术说道。
“遵命!”
相比董承奔走联络,刘备可谓谨慎至极,后宅之事由妻妾操办,不留奴仆在身边服侍,仅靠士仁、简雍、关羽、张飞等人奔走。
袁术坐到榻上,问道:“公卿之外,宫中狂儿何如?可是仍以天子身份自傲?”
“自春猎之后,天子言行谨慎,如与臣子会面,不留人服侍。倒是在一月前,以皇后省亲之名,赐董承衣袍。”侍郎邓察说道。
袁术抓着颌下胡须,笑道:“许久未与天子会面,容我过些日进宫,以封九锡之事试探天子。”
且不说因益州孙坚、扬州袁嗣二人的支持篡位,让袁术心中更替汉室的念头愈发强烈。而今远在河北的袁绍却为如何与张虞作战而头疼。
信都,州牧府。
“明公,据斥候密报,张虞以贾衢为邸阁督,于上党诸道营造邸阁;且在一月前,张燕于安邑受领征北将军,自归井陉之后,便厉兵秣马,囤积军粮。而在幽州,刘和下令屯粮,并让诸郡扩招兵马,于秋冬操练兵马。”
许攸向袁绍汇报,说道:“据张虞、张燕、刘和三者动向来看,张虞不日起兵东出,早则今岁冬季,晚则明岁春耕之后。”
袁绍眉目微皱,负手踱步,问道:“观张虞所为,不知诸君可有高见?”
沮授说道:“明公近讨兖州,师出历年,百姓凋敝,仓库无积粮,徭役频重,不宜大动兵马。以授之见,明公需安抚兖、徐,大治青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