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免诸将,将能恢复汉室。眼下若事事隐忍,待袁术决意僭号更立,则汉室何谈兴复!”
刘备神情忧虑,说道:“董君,袁术戒备我麾下兵马,我今能用兵马仅数百人,而算上诸君部曲、奴仆,恐仅上千人。袁术留于宛城兵马不下万人,寡众悬殊何谈起事?”
董承说道:“举事若成,得袁术兵马,玄德何愁兵马不足?”
刘备摇头说道:“欲得袁术兵马,非杀袁术不可,故今下关键在于如何诛杀袁术!”
董承沉吟少许,说道:“偏将军王子服有三百兵马,算上玄德帐下兵马,诛袁贼应是不难!”
顿了顿,董承说道:“昔王允、吕布之所以能诛董卓,皆在董卓入宫看望天子,于宫道中伏身亡。你我可察袁术行为,之后暗伏甲士伏杀。”
见董承不愿再隐忍,刘备心情忧烦,不知如何劝说。
考虑半响,刘备问道:“需有内廷官吏相助,不知董君可有联络除吴硕、王子服以外之人?”
“长水校尉种辑!”
董承说道:“长水校尉种辑与我关系莫逆,玄德与王子服出兵伏击,我与吴硕、王子服奔走,另有天子为谋,或能诛杀袁术。”
刘备忧虑说道:“今袁术仍戒备你我,不如再隐忍数月,而后寻机诛杀袁术。”
见刘备有推脱之意,董承心生不满,问道:“玄德为天子皇叔,天子先托诛贼之事于君,而君因忧袁术戒备,将事再托付于我。而玄德迟迟不愿举事,莫非畏袁术权势不成?”
闻言,刘备眉目上扬,愤愤说道:“杀袁之事,是为陛下托付于我,亦是为我日思夜求之事。今不愿举事,非是畏贼,而是忧你我仓促举事,不仅未能杀贼,反而会将你我置于危急之中。故你我性命有失事小,难复汉室则为大事。”
董承面露喜色,说道:“玄德勿要忧虑,承岂会不知成事于密之语。我自会秘密行事,之后得有良机,我将转邀玄德议事。”
见董承信誓旦旦,刘备心中隐忧渐无,说道:“袁术监视我有多时,今难以联络奔走。故有劳董君奔走,而后共商密事。”
“善!”
待董承聊了几句,见天色已值深夜,董承方才趁黑而归。
董承走后,关羽、张飞、简雍三人入屋,却见到神情凝重的刘备。
“兄长,董承此番前来,可是为诛袁一事?”关羽问道。
“然也!”
见刘备心有忧事,关羽问道:“不知兄长为何忧虑?”
刘备负手踱步,叹气说道:“诛袁大事宜谨慎而行,不可轻易泄露内情与外人。而今董承行事匆忙,急于求成,我恐其不知行事严谨之重。”
见状,简雍安慰道:“诛袁事关身家性命,事密则能成,事疏则能害己。董承岂会不知全家老小性命之重,故以雍之见当会谨慎行事。”
刘备点了点头,说道:“近来继续闭门,如朝廷或袁术之令,便拒不外出,更不会面见人。”
“诺!”三人应道。
且不说朝廷中的忠汉公卿因袁术有意僭号而愤恨,欲寻计诛袁自保。而今袁术为了试探地方对他僭号的态度,特书信一封于孙坚,询问是否支持他称帝僭号。
大帐内,孙坚读着书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