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暮汉昭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三章将赴豫州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张虞神情谦逊,说道:“王师因得罪宦官被免,今下中原大乱,陛下或会重新启用王师。”

    “嗯?”

    王宏微挑眉毛,问道:“济安何出此言?”

    张虞斟酌几许,说道:“士人与宦官争斗多年,受党锢波及而免官者众。今张角叛乱,天子若不赦免党锢士人,并加以提拔录用,一旦张角与之合谋,恐天下剧变,中原板荡,悔之晚矣!”

    “王师虽非党锢士人,但却是受宦官所害士人,朝廷又岂会无动于衷?”

    “彩!”

    王宏捋髯而笑,谓张冀说道:“济安竟有这般见识,君喜得麒麟子,我喜得佳婿!”

    “哈哈!”

    张冀常年处在边疆,不仅对内郡之事不甚了解,更缺乏政治敏感。今见王宏喜笑颜开,自己则因儿子受赞誉而欢喜。

    其实张虞能有这种判断,不是历史经验告诉他,而是他自身对政治的敏感度。

    甚至张虞能说但凡对后世马先生理论有深刻理解之人,其实都能和自己作出类似的判断,因为这是从汉代的社会阶层出发。

    东汉是以农业为主的王朝,构成其统治基础是庶族与地主阶级,不是平头百姓。

    庶族与地主拥有大量的社会资源,他们治下拥有大量的依附人口,他们的支持与否对王朝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黄巾起义得到庶族与地主的支持,将会动摇了东汉的政治根基,其形势也将势不可挡。

    故为了争取庶族与地主,东汉王朝绝对会下诏赦免,并且加以录用提拔,以来镇压黄巾起义。

    常说岳母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反倒是身为岳父的王宏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欣喜之下,王宏拉着张虞聊了许多内容,涉及不少方面的内容。张虞本着知则尽言,不知则不言的原则,回答王宏发问的问题。

    而王宏对张虞的回答非常满意,并没有不懂装懂,而是非常诚实问答。

    聊了半响,王宏问道:“济安,今中原混乱,正值用武之际,不知济安可有前往中原建功之念?”

    张虞看了下张冀,如实说道:“不瞒王师,中原大乱,战事将起,正值男儿建功之时,虞有意赴之,仅不知我父与王师意见?”

    黄巾起义虽说声势浩大,但从历史上来看,黄巾起义仅持续了大半年,起义军与正规军的战斗力差距实在不小。

    王宏看向张冀,问道:“不知伯卓以为如何?”

    张冀沉吟片刻,担忧说道:“建功立业虽说是男儿之本,但冀恐战事惨烈,济安此番前去,有性命之危!”

    “哈哈!”

    王宏笑了笑,说道:“伯卓舍不得儿郎身赴水火,我又怎忍见佳婿处于危急之间。”

    顿了顿,王宏透露信息,说道:“我弟王子师受拜豫州刺史,今左右缺乏人手。如若伯卓舍得,可让济安率兵南下,受子师调遣。”

    “子师为豫州刺史,其不与黄巾叛军主力作战。济安率骑南下,护卫子师左右,当能建立不小功勋。且以雁代骑卒之强,零散叛军不足为虑。”

    参与平黄巾之乱,但省去了参与高烈度的战争,还能跟大军混战功,算是王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