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姓家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一章坦诚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
    萧鞅已经作为大将军府的从事中郎,也算是初步挤入核心圈层,李如愿父子对他都非常重视,所以也有资格参加议事,平时排兵布阵,行军扎营也多有问询考校。

    在看过军报之后,才貌双绝的锦萧郎也在心中赞叹不已,他之前在建邺见到刘绛就觉得这位北军红人虽然看着粗豪,但应该是胸中自有沟壑的。如今一看,还真有些能耐。

    只是这表叔桓瑛做事,太粗糙了些...

    李如愿在徐州停驻了两日,走的时候桓玠硬是让人把自己抬到了渡口送行,还说什么都要让二子桓纶跟着李如愿去建邺,“此子无甚才能,可留于身边牵马执蹬。”

    桓玠都这么说了,李如愿只能是当即任命桓纶为从事中郎,为大将军府属官。

    离开徐州之后,大军转入中渎水,直奔广陵而去。

    二十六日,军至瓜州渡。

    治所广陵的扬州刺史、镇东将军萧恪前往瓜州渡来见李如愿。

    两人相谈甚欢,并且约为亲家。

    李如愿三女李蓉和萧恪长子萧鞅,两人定下了婚约。

    这也代表着萧氏上了李家船,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绑定。

    二十八日,大军再度启程,渡江至京口。

    此时的京口早就成了大工地,袁凤举在旧京口的防卫体系之外,又建造了一个新城,用以容纳大军和军属驻防。

    作为未来霸府所在,肯定是要重点修缮和建造的。

    李如愿把侄子李侃和部分族人都留在了京口,带着家眷和李岳还有部分军队接着走水路赶往建邺。

    三月初一,李如愿回到建邺。

    郑昭文、李煦和刘绛组织了建邺官员前往迎接,声势极为浩大。

    朱雀渡,李如愿看着眼前的排场和仪仗,很满意,毕竟人都是喜欢大场面的,这也同样宣告建邺周边和整个江淮地区,李氏已经完成了初步掌控。

    “郑公幸苦了。”

    “大将军客气,职分而已。”

    两人寒暄几句,李如愿把目光看向了李煦和刘绛,笑道指着两人道:“五郎是我家千里驹,大红是我堂前虎啊。哈哈哈哈。”

    众人也都跟着大小。

    随后李如愿上了给他准备的巨大马车,除了长子李岳,只叫了郑昭文和李煦刘绛三人同乘。

    “大红还未见过你兄长,这我长子李岳李伯安。”

    刘绛当即冲着李岳躬身行礼:“见过兄长。”

    李岳也抱拳还礼,“大红不必多礼,我常听父亲提起你,都是自家人,无需如此。”

    “谢兄长。”

    说罢刘绛这边又直接冲着李如愿下拜道:“义父,我还有一事要跟您请罪。”

    李如愿有些诧异,“大红起来说话,你这次立下大功,何来罪过?”

    刘绛则略显尴尬的说道:“这不是桓瑛约我去他府中宴饮,想要拉拢我为他做事,我跟五哥此前就约好了要假意投靠,所以在席间那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