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听的不是什么隐秘的事,否则很可能被当成特务抓起来。
知道了苏巧梅家住哪里后,秦苏就回去了。
回到知青院,孟玲玲没在,应该是去捡柴了。
秦苏把背篓里的东西拿了出来放好,看天色还早就拿了柴刀,一根绳子出去了。
开始上工后就只能趁着下工的时间去上山了,还是多弄一些柴火的好。
他们的柴火也是分开放的,就在大柴火棚子的旁边。
走的时候她看了眼周晓露住的屋门,是关着的没有锁,看来人是在里面的。
到了她们昨天捡柴的地方,果然看到了孟玲玲在那里。
“哎,秦知青你回来了?怎么也不休息会儿,我一个人就可以了。”
秦苏利索的爬上树,挥舞着柴刀就砍,很快树下就掉落了不少枯树枝。
“你捡的柴火不耐烧,用来引火,做饭还是可以的,但等到冬天烧炕用还是需要这种粗柴火的。”
孟玲玲不好意思的笑笑,看着那大腿粗的干柴,再看看自已捡到藤筐里的细树枝,忍不住感叹这里是人与人的差别吧。
秦苏的行动力很强,速度也很快,一下午直接往返了三趟,背了三大捆柴火回去。
这让看到的村民们惊讶不已,没想到这个新来的知青,竟然这么能干呢。
这让刚出来溜达的周晓露两人惊讶的不行。
“晓露,秦苏以前有这么厉害的吗?”
她们可是看到了那一大捆柴火有多少的。
这都超过男知青们背回来的柴火了。
周晓露摇头,“也许以前不需要出力,所以咱们不知道?”
然后在心里思索着后天要怎么把人引到河边石桥那里。
*
第二天,秦苏听着院里的动静也跟着起来,然后孟玲玲也被吵醒。
“唉,以前在家里要做许多活,也没有在这里起来的这么早,那冬天了可怎么办啊?”
“这里天冷,冬天的活不多,就算有活也不会太早的,毕竟村民们也是人啊。”
两人说着话就忙活完了,一人吃了一张葱花烙饼,喝了一碗热腾腾的麦乳精,又揣着一块葱花饼就跟着老知青出门了。
“刘知青,廖知青和周知青还没好呢。”
一个老知青王海英看着正在洗脸的周晓露两人,出声说道。
然后,知青院十来个人都把目光聚集在了周晓露身上。
廖红脸皮有些薄,此时早就跑到屋子里了。
周晓露不好意思的解释道,“王知青,刘知青,要不你们先去吧,我们很快就好了。”
“行,那你们快点,,大家都是在大队部外面的空地集合的。
“好的,谢谢刘知青。”
来到大队部已经聚集了很多人,见到&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