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心隔肚皮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可用实际情况看,乌桓单于蹋顿当年得罪汉家天子,迟早是要被击破。

    辽东数郡也未回到汉室手中,仍然遭逆贼公孙度所占据,因此高句丽也暂且放在一旁。

    益南与荆南,以及交州的蛮夷势力杂多,一个部落首领的麾下连万人都不到,还不够资格让大汉在蛮夷邸为他们增建院落。

    扬州山越就更不用提了,在曹孟德的攻势下,已被压到会稽郡的崇山峻岭之中。

    这样一来,大汉附近四夷只剩下西域诸国与漠南的鲜卑。

    而此时鸿胪官寺成为了六部与九卿官署里最清闲的去处,也导致了鸿胪官吏从建兴元年开始,便不断地往外调任。

    如今只有三百余人,差不多与一个郡的属吏相当,要知道这可是九卿之一啊!

    短短数年竟然落寞至此……

    时任鸿胪的陈珪倒一点也不心急,每天依旧对同僚们笑盈盈,鸿胪寺纵使清空了也仿佛没关系。

    这让不少的鸿胪官吏对此咬牙不已,朝堂每年绩考官吏,鸿胪寺都排在最后。

    每当天子责问须发皆白的陈珪,此人总是笑容可掬地拱手低眉,伏拜道:“慑陛下之威,而四夷来王,山夷皆为汉民,远人归服,如此一来,鸿胪寺自然无所功绩。”

    “此乃汉家之兴盛始也。”

    陈珪说着便竖起大拇指,眉开眼笑的夸奖道。

    让刘备哭笑不得,看待对方年龄大,而鸿胪官署确实是因他把刘秀一脉的诸侯王全都废除,只留下刘协一人。

    在这种情况下,鸿胪寺怎么可能忙碌的起来?

    于是从那日后,朝堂每当有地方官吏人手不足,就从鸿胪调度,刚开始其他人还会有借有还。

    后面发现鸿胪实在是太清闲了,这还个屁。

    每次到了归还的时候,其余九卿与六部的主官都在装聋作哑,甚至避而不见陈珪。

    实在没办法躲避,就说最近太过于忙碌,等忙完了就把人放回去,何况鸿胪寺近期也没什么重大的事情……

    陈珪见如此情景,只能徒呼奈何。

    此刻鸿胪官署真用不了这么多人,再者天子也默许了此事。

    如今鸿胪寺官吏有这种疑惑,也害怕日后四夷要么变成汉人,要么变成胡奴。

    那他家里渊源流传至今熟知各部落蛮夷习俗,懂得匈奴、羌胡之语,又知晓儒家礼,岂非将派不上用场了。

    以后子孙还怎么凭借文牍、竹简了解胡人之事,再为汉家鸿胪官?

    就算荀彧处政多年一时间也没想此人生得面阔口方,怕汉家收胡奴太多受影响。

    实际却在暗中担忧,羌人与匈奴皆成了汉人,那他家中传承的书卷就也无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