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60年代一厨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8章 米线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r/>    曹魏打开一看,嚯了一声:“好东西呀。”

    “什么?”

    “米线。”

    “这有什么的。”

    “云南的不一样。”曹魏摇了摇头:“嚯,还是酸浆米线。”

    米线,很多地方都有,味道也更有春秋,像是广州的河粉,潮州的粿条,材料大同小异。但要说工序的复杂程度,云南的米线当属第一。云南的米线又分为干浆米线和酸浆米线。酸浆米线经过发酵、磨浆、澄滤、蒸粉、挤压等多道工序,线条粗且嫩滑无比。

    这种米线,可以算得上是米线界的王者。

    “好吃吗?”

    “很好吃,回头啊,给你做过桥米线。”

    “不能下菌汤锅吗?”

    “倒也可以。”

    米线下什么锅,没什么讲究,这玩意,下什么锅,加什么配菜都行,纯看个人的喜好。

    “得,收了人家这么一捆,给小娃娃做一锅吧。”曹魏撸起袖子,就开干。

    几个女人也没意见,有些时候,吃美食,看美景是一方面,看到别人吃下自己做的东西,不由自主露出的那笑容,也是很令人舒畅的一件事。

    汤锅“咕噜咕噜”地冒着泡。

    今个儿倒不像是昨天似的,无人问津,相反的,在一些敢于尝鲜的小孩儿的通传下,有不少大人来到摊位前面打听关于菌锅汤的事儿,也有不少人,拿出了菌菇换了一碗,喝完都是眼睛亮亮的,打算跑山里弄点下来搞一锅试试。那味道,是真滴舒适。

    刚才放米线的小娃娃来了,身后还牵着一个比他高了一个头的小女娃。

    小女娃一双眼睛空洞洞的,似乎看不清路,嘴里不停地喊着:“弟,你慢些,慢些。”

    在两个娃娃的后面,还跟着一个女人,有些憔悴,但精神头,似乎还算是不错。就这么默默地跟着,也没有出声。

    集市上的人都认得娃娃和女娃,其中一大叔,一把抱起女娃:“小蘑菇,去哪儿啊?”

    “阿扎叔。”女娃应了一声。

    把大叔乐得见牙不见眼:“走,叔叔抱你一程,去哪儿呀?”

    “那边,那边,我带姐姐吃好吃哒!”小男娃腰一挺,双手一叉,嘚瑟得不行,就差鼻子往外再伸个十公分了,神气扬扬。

    “新来的那个做菌汤锅的?好吃嘛?”大叔愣了一下,那香味,他倒是闻过,不过没吃过。最重要的是,他们姐弟俩有没有被坑。

    “可好吃了,我拿我自己做的米线换的!”

    小男孩气势汹涌地走到了曹魏的面前,跟之前怯懦的模样完全变了个人似的。

    “老板,我的菌汤好了嘛?”

    “好了,喏,去那边坐着吧,我给你端过去。”

    小男孩和小女孩的到来,吸引了集市上不少的目光,这集市上的,都是附近村子里的人,清楚小男娃和小女娃家里的情况。

    曹魏也不在乎别人的目光。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